東 風 中 學 教 學 設 計
課題
人生難免有挫折
課時順序
第三節(jié)
目的
一、 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了解挫折的含義,懂得任何人都會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遇到挫折的人,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使學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種因素,幫助學生學會遇到挫折時,能夠正確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及其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懂得挫折能夠磨練意志,在挫折中增長智慧。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幾個挫折情景的展示,讓學生體會什么是挫折?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所遇到的困難、挫折,加深學生對挫折的理解。通過列舉名人、偉人的事跡,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人生難免有挫折。教會學生分析。通過一些圖片使學生從直觀上認識造成挫折的原因,對自己遇到的挫折能正確找到原因。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當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加強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是當前的首要問題,讓學生了解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以一種平常心來對接受和對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會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讓學生了解產(chǎn)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從而找出有效方法解決或幫助他人解決。
難點
挫折、引起挫折的因素、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結果
知識重點
挫折、引起挫折的因素、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結果
教學對象分析
現(xiàn)在學生的人格偏差比較大,對挫折的認識和態(tài)度也有一定的偏差,針對學生的這些問題,必須引導他們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與人生相伴相隨;面對挫折,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戰(zhàn)勝他們。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復習舊課
自尊、自信、自強。
導入新課
愿望:為了做的更好,請給予自己鼓勵,你會說些什么呢?
活動
講授新課
(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學生活動設計、學習方法指導設計、學習效果反饋設計、作業(yè)設計、板書設計)
教
學
過
程
一、探討:
1、懸念:影片欣賞《大長今》[設懸:播放不了]
通過課堂教學遇到了一定的阻礙來引出挫折。 2、七嘴八舌:長今的命運如何?長今的人生歷程給我們什么啟示?
3、暢所欲言:讓學生說說自己或名人所遇到的挫折,講明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4、講述桑蘭的經(jīng)歷,加深對人生難免有挫折的理解。
學生討論、總結并板書
(一) 挫折與人生相伴
(二) 不同的態(tài)度 不同的結果
二、知識點評
(一)、挫折與人生相伴
1、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做事不順心不順意、碰釘子,遇到了失利、失敗和阻礙時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反應。
2、引起挫折的因素
思考:引起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圖片展示:幫助學生認清引起挫折的各種因素。
①、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挫折(自然災害,人的自然死亡…)
②、由社會因素引起的挫折(戰(zhàn)爭,社會制度不完善,個人利益服 從于社會利益…)
③、由人為因素引起的挫折(他人言行的不利影響,與人交往產(chǎn)生的矛盾…)
④、由個人因素引起的挫折(由于自身智力、外貌、生理缺陷帶來的限制,自身道德品質缺陷…)
(二)、不同的態(tài)度 不同的結果
不同的態(tài)度 不同的結果
膽怯、懦弱 放棄 一事無成
意志不堅、易滿足 半途而廢 難成功
意志堅定、有信念 挑戰(zhàn)困難 成功
、故事:《鮮奶桶里的三只青蛙》
請問:聽了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挫折,我想對你說、、、、、、請大家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你對挫折的認識。要求這句話中要包含挫折、困難、逆境等與挫折有關的詞。
3、名人看挫折。
4、面對挫折,你的選擇、、、、、、
5、實踐活動:挑戰(zhàn)自己,請你將挑戰(zhàn)者、放棄者、半途而廢者在挫折面前常用的詞匯填寫在64頁的相應位置
三、自我質疑:這節(jié)課你學習到了什么?你覺得本節(jié)課中還有哪些問題沒搞清楚,或者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的問題?
四、結束寄語
指導學生思考、討論、辯論、分析
指導學生舉例分析說明
指導學生舉例分析歸納
指導學生思考
作業(yè)布置
對本課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課外延伸。
設計理念
通過懸念把人生難免有挫折的知識點貫穿起來,同時在探討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課堂上通過無法播放影片來設計阻礙,讓學生感受我們的課堂教學受到了挫折。同時通過講述影片《大長今》部分受挫的片段讓學生來感受長今受到的挫折以及長今是如何應對挫折的。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難免有挫折。從中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人生難免有挫折,而且不同的學生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態(tài)度,自然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果。最后再通過學生說說自己或名人所遇到的挫折,通過對比說明人生難免有挫折,同時注意引起挫折的不同因素。 通過知識點評把知識點疏導一下,加深對教材的認知和提升學生對待挫折的情感態(tài)度:把懸念環(huán)節(jié)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疏導一下,其中在點評過程中,讓學生講述故事《鮮奶桶里的三只青蛙》加深對不同態(tài)度不同結果的理解。同時讓學生寫一句自己對待挫折的話,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最后設計自我質疑,讓學生自己尋找課堂的收獲和不足,培養(yǎng)他們的總結能力和其他思維能力。
新課標在課標目標、內(nèi)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功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xiàn)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新課標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以及對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fā)展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的設計思路和呈現(xiàn)形式,源于課標,貫徹課標的逐項要求。并根據(jù)教和學的實際情況,提供一個教師好教、學生愛學,教學易見效,留有創(chuàng)新的學習空間平臺。這節(jié)課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阻礙,并通過學生們都認識的影片《大長今》里主角長今的遭遇來講明人生難免有挫折,用《鮮奶桶里三只青蛙》的故事來代替教材中登山者的案例,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人生難免有挫折,面對挫折,不同的態(tài)度有不同的結果。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應注意解決三個問題:
1. 如何結合實際地使用教材??用教材來教而不是教教材?
2. 如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使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
3. 如何促進學生的有效思維,使學生在“疑” 與“做” 的過程中獲取知識、能力、方法?
教材的設計思路或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都源于課標,貫徹課標的各項要求。同時教材的設計創(chuàng)造性地體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
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這節(jié)課學生發(fā)揮的不錯,基本上能從我設置的阻礙中感受到老師遇到了挫折,也發(fā)表了他們不同的見解。學生通過自己身邊的挫折以及名人的挫折體會到人生難免有挫折。在整節(jié)課的展示過程中,時間的安排有點倉促,而且對發(fā)掘學生生活中的材料有所欠缺。在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努力,改進教學過程中的不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64640.html
相關閱讀:第一課時 人生自強少年始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