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品身邊的誘惑設計、反思與點評
《身邊的誘惑》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在學生逐步熟悉、適應中學的生活,對生命、青春、情緒、情趣有了初步認識和體驗的基礎上,根據(jù)青少年學生的主要心理特點和面臨的主要社會生活,分析了初一學生可能會面臨的種種誘惑及其表現(xiàn)、產(chǎn)生的原因、帶來的危害,幫助學生認識它所生活、學習的周邊環(huán)境,學會識別誘惑,正確選擇,過健康、安全的中學生活。本課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將心理品質(zhì)教育與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有機結合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二、學情分析
對于身邊存在的不良誘惑學生容易了解和掌握,但是不良誘惑的危害學生認識不一定全面、透徹,感性認識較豐富,但需要從理論上加深理解,同時需要結合練習來加深認識。
三、教學內(nèi)容
1、知識目標:知道、了解身邊的種種誘惑;理解美好誘惑的促進作用和不良誘惑的危害性。
2、能力目標:初步認識如何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逐步形成辨別是非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追求科學、健康、充實的初中生活;鼓起敢于戰(zhàn)勝不良誘惑的勇氣和信心。
4、教學重點: 各種不良誘惑
5、教學難點: 游戲機(網(wǎng)絡游戲)的誘惑
6、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討論法、演示法
7、教學用具: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生活處處有情趣。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鼓勵我們努力奮進的美好事物的誘惑,也有干擾我們成功、影響我們幸福生活、甚至危害我們生命健康的不良誘惑。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身邊地誘惑。下面請大家欣賞小品:領獎臺的誘惑。
小品表演:領獎臺的誘惑
1、學生表演學校頒獎情景
經(jīng)過一年的刻苦學習,努力拚搏,初一年級的的同學獲獎情況如下:
一等獎:胡 萍
二等獎:黃 濤 潘 偉
三等獎:曹智慧 石婉璐 汪碧涵
2、《秦皇島晚報》小記者采訪一等獎獲得者是否曾經(jīng)受過“領獎臺”的誘惑?同時采訪他的獲獎經(jīng)歷。
3、《秦皇島晚報》小記者采訪其它同學:領獎臺上的掌聲、成功、榮譽、獎品,對我們有一定的誘惑,對你來說,最具誘惑的是什么?為什么?
教師歸納:掌聲、成功和榮譽能極大地激發(fā)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伴隨我們成長和成功。面對美好的誘惑,有些人會羨慕,有些人會妒忌。但是我們必須清楚:沒有艱辛何來成功?沒有付出何來榮譽?榮譽要通過正當途徑和刻苦努力才能獲得。
教師講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一個人,都需要金錢。一些人為了金錢鋌而走險,以身試法。請大家閱讀以下報道并回答問題。
幻燈片展示《北京娛樂信報》報道:孔某酒后從某飯店出來,上了一輛出租車,下車時將裝有4.8萬元現(xiàn)金的手包遺忘在出租車后座上,孔某發(fā)覺后通過出租車公司與司機聯(lián)系。此時,乘客劉某已經(jīng)坐在了后車座上,司機問劉某是否發(fā)現(xiàn)后座上有手提包,劉某急忙將手提包踩在腳下,回答沒看見。司機不信,就停車準備檢查,劉某一看不妙,立即拿著手提包跳車逃跑。司機在后面追趕……
教師設問:請大家談談你對報道中人物劉某的看法。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大家說得很好。俗話說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又是萬萬不能的,但是如果像劉某那樣一味地追求金錢并采用不合適的方式方法就會導致違法犯罪,請大家記住另一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要通過合法勞動和正當途徑獲得財富,決不能非法侵占公私財物。
教師講解:除以上誘惑外,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今天,網(wǎng)絡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網(wǎng)絡游戲?qū)ν瑢W們也有很強的吸引力。請大家各抒己見,談談你對網(wǎng)絡認識。(分男生、女生兩組搶答)
教師總結:他們的回答讓我們大家認識了網(wǎng)絡的利與弊。
幻燈片展示利弊材料:
利:適當娛樂能開發(fā)人的智力;開闊人的視野,增長知識;鍛煉眼耳手腦并用地能力。
弊:沉迷于電子游戲?qū)σ暳、神?jīng)等造成損害;影響學習;這種娛樂消費可能誘發(fā)尋釁滋事、勒索錢財、打架斗毆等違紀違法甚至犯罪行為。
利用網(wǎng)絡,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挖掘了潛能,促進了交流,豐富了生活。但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在利用時間、方式、內(nèi)容等方面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給我們的身體、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們一定要科學合理的利用網(wǎng)絡為我們服務。
課前調(diào)查:把事先設計好的調(diào)查表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實事求是的配合老師調(diào)查,老師只做人數(shù)統(tǒng)計,不記姓名。
調(diào)查內(nèi)容是否你的感受或認識
是否參加過賭博、吸煙
是否有意無意地瀏覽過黃色網(wǎng)站、黃色書刊等不健康的影像。
教師講解:調(diào)查結果顯示,基本可歸納為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對于賭博、吸煙、瀏覽不健康內(nèi)容,僅僅是玩玩罷了;另一種認為它是一種麻醉劑,對人的危害很大。我們進行一次辯論(程序:1雙方代表分別陳述自己的觀點。2自由辯論。3雙方代表總結自己的觀點。)
教師點評 :雙方代表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辯論水平和技巧,論據(jù)充分。黃、賭、毒會摧毀人的精神和意志,使人道德淪喪,出現(xiàn)心理變態(tài)等,通過辯論使我們對這些不良誘惑的危害認識得更深刻了,我們要遠離這些誘惑。
除了以上誘惑外,“ *** 功”對人們的影響也很大。請同學們觀看有關視頻資料。
展示圖片、資料:“ *** 功” 癡迷者天安門廣場自焚事件
開封市蘋果園小學5年級學生劉思影自焚后受重傷被抬上救護車。她全身燒傷面積達40%,頭、面部四度燒傷,雙眼臉外翻,呼吸困難,顏面、雙手基本毀損。她的母親劉春玲在本次自焚事件中死。劉思影是一名小學生,她的媽媽迷信“ *** 功”,受其“練功可以圓滿、升天、有病不用打針吃藥”等許諾的影響,成為“ *** 功”癡迷者。在媽媽的影響下,小思影也逐漸迷上了“ *** 功”。2001年1月23日下午,劉思影和媽媽一起,與其他幾名“ *** 功”癡迷者帶著汽油到天安門廣場自焚。1人當場燒死,4人嚴重灼傷,面目全非。小思影全身燒傷面積達40%,雙手燒傷最嚴重。3月17日,雖經(jīng)醫(yī)護人員的權利搶救,但她還是走了,帶著一身被汽油燒傷的創(chuàng)痛及對媽媽的不解和怨恨……
教師設問:你怎樣認識“劉思影的自焚事件”?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邪教“ *** 功”不僅導致很多人死亡而且將魔掌神像婦女和兒童。大量事實說明,邪教是威脅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地毒瘤,我們要遠離邪教。
教師導語:在炎熱的非洲生存著一種小動物“吸血蝙蝠”,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小東西的威力。
幻燈片展示內(nèi)容:非洲夏夜的草地上,一頭強壯的驢子在安詳?shù)爻灾荨R恢恍⌒〉奈鹎那牡芈湓隗H子的后蹄處,用它細小的舌尖輕輕地舔驢子的腳踝處。起初,驢子不斷抬蹄或用尾巴來回掃動,漸漸地被舔得很舒服,不再煩躁,仍繼續(xù)吃草。就這樣,驢子被麻醉了,蝙蝠一會兒就咬了個小口,與同伴輪流喝干了驢子的血!皻⑷蓑稹眱H僅施以舒適而致命的誘惑,在驢子陶醉沉迷之中殺死了比自己大千百倍的對手。
教師設問: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課堂小結:
不良誘惑有時就像小小的吸血蝙蝠,靜靜地接近你,慢慢地腐蝕你,讓人舒舒服服地上當,不知不覺地成為它的俘虜。我們應該學會辨別并自覺抵制它們的誘惑,下節(jié)課我將和大家一起尋找拒絕誘惑的“靈丹妙藥”。
課后活動:收集各種不良誘惑的圖片數(shù)據(jù)資料,辦一期宣傳小報。
板書設計:
一、身邊的誘惑
1、領獎臺的誘惑
2、金錢的誘惑
3、游戲機的誘惑(網(wǎng)絡游戲)
4、黃賭毒與邪教的誘惑
教學反思
本單元授課完成后,我總體感覺不錯。按照我的教學設計,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在課堂上,我所應用的圖片資料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能主動參與活動,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方面收獲很大,特別是增強了拒絕不良誘惑的主觀意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有升華。我感覺學生活動方面還不夠主動,我感覺如果多放手,讓學生自己多收集材料也許更能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教育教學效果會更好。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研究新理念、新教法,更進一步挖掘教材的廣度與深度。
點評
這節(jié)課的設計能體現(xiàn)新課標、新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良好。“天安門自焚”事件影像資料生動、形象地讓學生感受“ *** 功”邪教的危害,具有很強的教育作用。“吸血蝙蝠”的故事讓學生輕松地認識到誘惑的威力,很成功地讓學生認識到要防微杜漸,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很自然地引導學生迫切尋找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為下節(jié)課作了鋪墊,設下懸念,過渡巧妙自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7785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