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削弱作用就是指當(dāng)太陽輻射通過大氣層到達地面的過程中,由于大氣對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達地面的總輻射有明顯削弱,特別是波長短的輻射能削弱顯著,這種現(xiàn)象也被稱為衰減作用。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一共有三種方式: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及散射作用。
一、吸收作用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具有選擇性。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平流層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大氣對太陽輻射中能量最強的可見光部分吸收很少,絕大部分的太陽輻射能量能夠到達地面!
二、散射作用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諝夥肿雍臀m把太陽輻射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從而削弱了太陽輻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主要是大氣分子,還有微小的塵埃,對波長較短的可見光,例如藍光、紫光,還有顆粒較大的塵埃、霧粒還有小水滴,對各種波長散射。晴朗的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黃昏以及陰天時天空仍是明亮的,都是大氣散射的結(jié)果。紅綠燈的顏色選擇也與散射作用有關(guān)。規(guī)律: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明顯的削弱作用。
三、反射作用
大氣中的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主要對可見光具有反射作用,會將一部分太陽輻射反射到宇宙中去,這種反射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
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高,就是這個原因。如果把到達地球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作為100%計算,其中約19%被大氣吸收,約34%被大氣和地面反射、散射回宇宙空間,最后被地球表面吸收的約占47%。由于低緯度地區(qū)太陽高度角大,單位面積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較集中,太陽經(jīng)過大氣層的路程短,被大氣削弱的少,所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由低緯度向兩極遞減。
、佼(dāng)紫外線經(jīng)過大氣層時,幾乎完全被上層大氣吸收(小于0.75微米),絕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0.175~0.40微米)
、诋(dāng)可見光經(jīng)過大氣層時,波長較短的藍色光等為大氣分子所散射,水汽、云和浮塵等可阻擋、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見光,絕大部分可見光能夠直接到達地面(0.40~0.76微米)
、郛(dāng)紅外線經(jīng)過大氣層時,對流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塵,可直接吸收相當(dāng)數(shù)量的紅外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019520.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地理高效課堂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