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外傲諸侯,內(nèi)輕百姓,好勇力,崇樂以從嗜欲,諸侯不說,百姓不親。公患之,問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
100080
晏子對曰:“其行公正而無邪,故讒人不得入;不阿黨,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斂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國之地,不耗小國之民,故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甲兵,不威人以眾強(qiáng),故天下皆欲其強(qiáng);德行教識加于諸侯,慈愛利澤加于百姓,故海內(nèi)歸之若流水。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黨,故讒謅群徒之卒繁;厚身養(yǎng),薄視民,故聚斂之人行;侵大國之地,耗小國之民,故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兵甲,威人以眾強(qiáng),故天下不欲其強(qiáng);災(zāi)害加于諸侯,勞苦施于百姓,故仇敵進(jìn)伐,天下不救,貴戚離散,百姓不興。”公曰:“然則何若?”對曰:“請卑辭重幣,以說于諸侯,輕罪省功,以謝于百姓,其可乎?”公曰:“諾。”于是卑辭重幣,而諸侯附,輕罪省功,而百姓親,故小國入朝,燕魯共貢。
墨子聞之曰:“晏子知道,道在為人,而失為己。為人者重,自為者輕。景公自為,而小國不與,為人,而諸侯為役,則道在為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晏子春秋·內(nèi)篇問上第三》)
8.下列句中,加點(diǎn)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崇樂以從嗜欲 樂:音樂
B.不阿黨,不私色 阿:迎合
C.輕罪省功,以謝于百姓 省:反省
D.為人,而諸侯為役 役:奴役
9.下列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
A.而小國不與 失其所與,不知
B.其行公正而無邪 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
C.故讒謅群徒之卒繁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D.災(zāi)害加于諸侯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10.下列對文中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敘述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xiàng)是 ( )
A.齊景公最初輕視諸侯和百姓,沒有將心思放在治國上。當(dāng)他意識到問題的嚴(yán)重性后便向晏子求教。
B.晏子通過對圣君和昏君的治國之道的對比,讓齊景公知道了“寬厚愛人”的重要性。 C.齊景公認(rèn)為晏子的說法很有道理,便依其法而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D.墨子聽說此事后,對晏子給與很高的評價,認(rèn)為晏子的觀點(diǎn)雖然在做法上違背了個人利益,但事實(shí)上卻使更多的人能夠依附于你。
11.把第I卷文言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公患之,問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
譯文:
(2)“晏子知道,道在為人,而失為己。
譯文: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8.B(樂:享樂。。菏∪。役:效力)
9.C(A依附。B連詞,并表列關(guān)系。C前一個為“的”,后一個為“到”。D在)
10.D(“在做法上違背了個人利益”在文中沒有根據(jù)。)
11.(1)景公很害怕這種處境,問晏子說:“古代的圣主,他們的行事怎樣?”(5分)
(2)晏子懂得治國的方法,得道在于為別人,失道在于為自己。(5分)
參考譯文:
景公對外傲慢諸侯,對內(nèi)輕視百姓,喜歡勇力的人,崇尚享樂以致放縱嗜欲,諸侯不喜歡他,百姓不新附他。景公很害怕這種處境,問晏子說:“古代的圣王,他們的行事怎樣?”
晏子回答說:“他們行事公平正直而沒有邪念,所以讒謅的人不能接近,不曲從私黨,不貪女色,所以結(jié)黨聚眾的人不被容忍;自身節(jié)儉而寬厚百姓,所以貪婪聚財(cái)?shù)娜瞬桓液鞣菫椤2磺终即髧耐恋,不耗損小國百姓的民力,所以諸侯都希望他獲得尊崇;不用武力搶劫別人的財(cái)物,不以人多勢大去威脅別人,所以天下的諸侯都希望他強(qiáng)盛;他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教誨諸侯,用慈愛恩惠對待百姓,所以四海之內(nèi)的人像流水歸大海一樣地歸附他。現(xiàn)在衰世的國君,行為乖僻而曲從私黨,所以讒謅阿諛和拉幫結(jié)伙的多起來;豐厚自身供養(yǎng),鄙薄輕視百姓,所以貪婪聚財(cái)之人為非作歹。侵占大國土地,耗損小國百姓的民力,所以諸侯不想尊崇他;用武力搶奪他人財(cái)物,憑人多勢眾威脅別人,所以天下的人都不希望他強(qiáng)大。災(zāi)害加給諸侯,勞苦給予百姓,所以仇敵攻打他,天下的人都不去救援,公卿王族紛紛逃散,百姓也不親附。”景公說:“如此那將怎么辦?”晏子回答說:“請以謙遜的言辭和厚重的財(cái)物,用來游說諸侯,減輕刑徒免去勞役,用來得百姓謝罪,這可以辦到嗎?”景公說:“是!庇谑怯弥t遜的語言、厚重財(cái)物游說,諸侯歸附,減輕刑免除勞役,而百姓親近,所以小國入齊朝拜,燕國、魯國一起前來進(jìn)貢。
墨子聽到這件事后說:“晏子懂得治國的方法,得道在于為別人,失道在于為自己,為別人著想的人就受到尊重,為自己著想的人就被輕視。景公為自己,而小國不親附,為別人,而諸侯都為他效力。這就是在道義上為別人,而在行為上不為自己。所以晏子懂得治國的道理啊!薄熬肮獍林T侯,內(nèi)輕百姓”閱讀答案及翻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114267.html
相關(guān)閱讀:《師曠問學(xué)》閱讀答案
《酒以成禮》翻譯及閱讀答案
《哀溺文(9分)》閱讀答案及翻譯
浦陽鄭君仲辨閱讀答案
比較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太史公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