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著教帝學書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學右軍③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④。帝聽政之余,留心筆札,數(shù)遣內(nèi)侍持書示著,著每以為未善,太宗益刻意臨學。又以問著,對如初;蛟兤湟,著曰:“書固佳矣,若遽⑤稱善,恐帝不復用意。”其后,帝筆法精絕,超越前古,世以為由著之規(guī)益也。
(王辟之《澠水燕談錄》)
【注釋】①太宗:宋太宗趙匡義。②朝:一代君主的統(tǒng)治時期③右軍:指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⑤遽:匆忙。
9、下面句中的“其”,與“其后,帝筆法精絕”的“其”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百姓多聞其賢 B、其如土石何
C、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D、其一犬坐于前
10、依據(jù)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義,寫出一個成語。(2分)
太宗益刻意臨學 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又以問著,對如初。
12、你認為王著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參考答案:
9、C
10、更加;精益求精。
11、(太宗)又讓人拿著(新寫的字)去問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開初一樣。
12、要求嚴格,循循善教。文言文《王著教帝學書》的翻譯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學右軍③書,深得其法,侍書翰林④。帝聽政⑤之余,留心筆札,數(shù)遣內(nèi)侍⑥持書示著,著每以為未善,太宗益刻意臨學。又以問著,對如初。或詢其意,著曰:“書固佳矣,若遽⑦稱善,恐帝不復用意。”其后,帝筆法精絕,超越前古,世以為由著之規(guī)⑧益⑨也。 (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七)【注釋】①太宗:宋太宗趙匡義976~997年在位。②朝:一代君主的統(tǒng)治時期③右軍:指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⑤聽政:處理政務。⑥內(nèi)侍:此指太監(jiān)。⑦遽:匆忙。 ⑧規(guī):勉勵。⑨益:得益。 [編輯本段]譯文: 太宗在位的時候,有個名叫王著的人學習王羲之書法,很是得其要領,被太宗任命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時間也愛好練習書法,每有心得都派內(nèi)侍去送給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說不行,太宗又去盡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問王著,王著的回答還是像原來一樣。有人詢問為什么呢,王著說“皇上的書法外形固然是好,但匆忙的說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書法的深意!焙髞硖诘臅ㄒ咽蔷罱^倫,超過了很多以前的著名書法家,世人都說這得益于王著的勸戒。
文言文《王著教帝學書》閱讀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139142.html
相關閱讀:《傷仲永》《誡子書》比較閱讀答案
《人有賣駿馬者》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昔有長者子,入海取沉水”閱讀答案
“不死之藥”閱讀答案
《袁家渴記》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