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
①一天,我正要去上課。
②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聲音遠遠的。我扭頭看過去,是一個農民模樣的人.但我并不認識他。
③他說:馬老師,馬上就要上課了,我給閨女捎了些錢,麻煩你轉交給她。噢,原來他是我們班一個女生的家長:他隨即從上衣口角里掏出一沓錢,當時我并沒太在意,只是想著讓他盡快把錢交給我,因為上課鈴已經響了。
④但他遲遲不肯給我,不斷地數著他手中的錢。我這才注意到,那一沓錢最外面的一張是100元,里邊有兩張20元,還有一張10元,剩下便是厚厚的一沓兩一元的零鈔了。他又翻來覆去地數了幾遍,嘴里念叨,怎么會少了一張呢。
⑤我問:少了多少呢?
⑥5元。家長有些難過,嘴里不停地說,走的時候,我明明湊夠了,怎么會少了呢?這位父親顯然有些著急了。
⑦我說不要緊,就這樣先給我吧。家長有些遲疑,但最終還是給了我。后來,家長走了,一邊走一邊不斷地摸自己的衣兜,尋找他那不知道遺失在何處的 5元錢。
⑧在搭上自己的5元錢后,我把所有的零錢都換成了整鈔。給我的學生時,我也只是輕描淡寫,簡單地告訴她這是她父親捎來的。學生點了點頭便走了。
⑨我深知那一堆零鈔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壓在我的學生稚嫩的雙肩上。我知道,我這樣做實際上也并沒有改變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這點兒。
⑩我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不料一天上午,那位家長又找到我,局促不安地從兜里掏出了5元錢還給我,并說:閨女前些日子寫信給我。說我這次給她悄來的錢有些不一樣,因為她從來沒有收到這家里這么齊整的錢。讀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總覺到你肯定墊進去了5元錢,所以我今天給你送來了。
(11)我百般推辭。我說5元錢,就算了吧,但家長執(zhí)意要還錢。推讓半天之后,家長突然生氣了,一把將那5元錢塞到了我的手里,簡單的幾句客氣話之后,便一扭頭走進了深秋的風里。
(12)我那位可愛的學生,作為貧窮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貧窮人家的錢是什么樣子的;我更喜歡這樣的父親,因為他知道貧窮的風骨是什么。
(13)這個世界上窮人不少,但能夠高擎自己靈魂活著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為很可憐的一點利益而丟失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從而使缺少精神之鈣的虛弱身體在這個世界猛然跌倒。
1.請你概括文章的中心內容。窮人的風骨閱讀答案
2.試劃分文章層次,并說明劃分的理由。
3.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文中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4.文中的敘事,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
5.第⑧段中“我把所有的零錢都換成了整鈔”的原因是什么?
6.請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文中父親的形象。
[闖關提醒]
1.對文章、文段思路、層次或層意的分析與理解。2.對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的中心的概括。3.對文中情節(jié)、事件及事件的成因、過程的概括。4.歸納內容要點,擬寫內容提要、文章標題。5.篩選并提取總說句、中心句、主旨句、過渡句、結論句。6.對文章線索的提煉,對文中某種表達規(guī)律的概括。7.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人物事跡的各個方面,概括說明對象的主要特征。8.對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分析與概括。
在中考閱讀題中“概括要點”題屬“大眾化”題,其身影幾乎無卷不在,復習時要善于總結規(guī)律,在整體把握文意。初步理清思路、弄清作者寫作意圖的前提下,掌握一定的方法,如善于尋找發(fā)現文中標志性的語句,包括文章標題中心句、主旨句、過渡句、總說句和結論句;采用歸并法,將若干內容要點歸納合并等等,這樣,面對“概括要點”題,就會從容應答。
參考答案概括要點
1.文寫一位貧窮的父親執(zhí)意“歸還”我”為他女墊的5元錢。贊揚他人窮志不窮的高貴品質。(意思對即可)2.第①—(11)段為第一層,其他段落為第二層。理由;先敘后議。
3.起因:一位貧窮的父親為女兒送錢,卻發(fā)現少了一張 5元的鈔票;經過:“我”搭上自己的 5元錢,并將零錢換成整鈔交給他女兒;結果:“父親”從女兒那兒得知實情,執(zhí)意還給“我5元錢。 4.詳寫:“父親”送錢和還錢;略寫:“我”墊錢、給錢。 5.“我深知那一堆零鈔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壓在我的學生稚嫩的雙肩上。”(意思對即可) 6.“父親”是一個善良、自尊、人窮志不窮(或有著窮人風骨、氣節(jié))的人
窮人的風骨閱讀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163690.html
相關閱讀:《那個孩子 朱萍》閱讀答案
歐?亨利《使圓成方》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解析
我為什么打你 閱讀答案(山東聊城)
一個越南女孩的回憶 閱讀答案
《一張忘取的匯款單》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