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教學計劃(三)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指導思想

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的教學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物理課程教學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五章分別是:聲現(xiàn)象、光現(xiàn)象、透鏡及其應用、物態(tài)變化、電流和電路。具體章節(jié)又可分為:探究、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議議、STS、科學世界、動手動腦學物理幾大個板塊。 全書共計:探究9次、演示12次、想想做做、想想議議24次、STS、科學世界16次、動手動腦學物理23次。

三、學情分析

我任教的八年級兩個教學班,每個教學班約四十至五十名學生。他們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他們虛心好學有進取心;他們有明確的是非觀,獨特的情感體驗;他們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但也有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的興趣不濃,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多關注、多多幫助他們。

四、教學要求

(1)結合科學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構建具有特色的物理課程教學,注意不同學科間知識與研究方法的聯(lián)系與滲透,使學生關心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聯(lián)系,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2)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領略自然現(xiàn)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yǎng)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

(3)通過基本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規(guī)律,使學生能逐步客觀地認識世界、理解世界。

(4)通過科學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

(5)通過科學想象與科學推理方法的結合,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

(6)通過展示物理學發(fā)展的大體歷程,讓學生學習一些科學方法和科學家的探索精神,關心科技發(fā)展的動態(tài),關注技術應用帶來的社會進步和問題,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五、具體措施

1、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fā)展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在了解和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中擁有滿足感及興奮感。

2、書本為主、實驗為輔進行教學,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并將信息技術滲透于物理教學之中。

3、以自學探討為主、講授為輔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解決問題或作決定時能嘗試運用科學原理和科學研究方法。

4、運用實驗或實踐讓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從而具有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樂于參與和科學技術有關的社會活動,在實踐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識等。

5、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獨立思考,勇于有根據地懷疑,并尊重事實、大膽想象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6、教育學生關心科學發(fā)展前沿,養(yǎng)成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和振興中華、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7、更新評價觀念,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構建多元化、發(fā)展性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教師的不斷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184241.html

相關閱讀:學好初中物理必須掌握好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