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fā)初中物理學習動機的幾點做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長期以來,教師漠視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忽視學生的學習動機,只考慮到知識本身的“可接受性”和“應接受性”,不愿重視甚至完全忽視學生是否“樂于接受”,造成了極度的被動教學局面。誘發(fā)學生學習心向,使學生產生長遠的學習需要,持久的學習動力,強烈的學習欲望,這是自主性課堂得以進行的基本保障。

初中物理教學專家,賈蘭華老師表示: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因,是各種有效的教學對策實施的前提,學習動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其學習只能是盲目的、被動的,學生就不會真正進入主體的角色,更談不上自主學習。

學習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學習誘因兩部分,內在動機包括1、求知欲:對所學內容和從事某種活動感到樂趣。2、自我有效感: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知,如學生感到自己學物理有信心。外在學習誘因包括1、外部目的:是指學生為了得到他人的贊許與認可而產生的學習動力。2、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學生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而產生的學習動力,自我提高是人所特有的一種高層次的需要。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是人的基本動因。只有具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正確認識學習的的內在意義和個人的內在價值,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自我價值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行為方式,造成學生學業(yè)不良的根本原因往往是缺乏應有的自我概念和學習責任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價值感的有效方法是提供給學生某種機會,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才能能夠得到別人的承認。

自我概念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自我概念是學生自尊和自信的來源,這種對自己的情感和對周圍社會的情感影響學生的整個生活態(tài)度和對自己及他人的期望,決定了學習行為的持久性和熱情。自尊和自信的學生總的生活態(tài)度是樂觀的,他們在學習上是高標準的,樂于接受難度大的學習任務,而且在學習過程中更堅持,更勇于克服困難。積極的有信心的學生在困難面前往往決定做出獲取成功的行為,通過迎接直接的挑戰(zhàn)而保持自尊,沒有信心的學生往往決定做出逃避失敗的行為,逃避失敗帶來的無價值感。因此,只有建立起積極的自我觀念,才有著對學習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自己的學習建立起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通過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來樹立學生良好的自我概念。學生如何看待自己是否具備從事某項活動的能力,直接決定著對自己能否成功的“期望”。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往往對學習任務缺乏信心,或把成敗歸于穩(wěn)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對學習過程抱隨意態(tài)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①體驗成功。一般而言,成功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多次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感。對自我評價過低的同學要設法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如可事先要求某同學思考某一道極難的物理問題,啟發(fā)他獲得成功,并讓他在全班展示。當別人以羨慕的眼光注意他時,他會增強自信心,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取得學習的成功。

②觀摩、觀察或想象那些與自己相近的人們的成功操作能提高觀察者的自我效能感,并確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為操作。

③言語勸說。言語勸說被廣泛用來說服人們相信自己的能力,特別是自我規(guī)勸使人們在操作任務時付出更大、更持久的努力。言語勸說最好是建立在被勸者的直接經驗或替代性經驗的基礎上。

④學生調整情緒狀態(tài)。實驗證明,過度焦慮或煩惱使人低估自己的能力,而積極情緒則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實驗證明學生學習不好,并不是因為智力不好,而是學習過程中缺乏積累的結果,因為大多數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在于能否學會,而是在于學習速度的快慢。教學經驗表明,初學物理,學生對有趣有用的物理學充滿了學習向往,有迫切學習物理的愿望,并以此去解釋一些物理現(xiàn)象。但學習一段時間以后,由于學科自身的難度以及學生學習方法的缺乏,學生便會明顯表現(xiàn)出一種失落感。改進學習方法,創(chuàng)造融洽的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意識傾向,學習興趣就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的趨向。這種趨向是和一定情感相聯(lián)系的一種非智力因素,是學生自覺性的起點,是學習動機中最積極最活躍的成份,是推動學習的直接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激起學生高度的學習熱情,而且可以啟迪學生的智力潛能并使之處于最活躍的狀態(tài),長久的學習興趣可以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使學生學好物理這一學科,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和物理知識的特點,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中求學,從興趣中提高。

三、教會學生正確的歸因

歸因理論認為,應引導學生將“努力程度”這一內部的、穩(wěn)定的、可控的因素歸為成敗的主要原因,才會增加他的反應強度和頻度;同時,應避免將“運氣好壞”這一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歸結為成敗的主要原因,否則會降低課堂學習動機的努力程度,甚至影響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初中學生,正處在心理和智力的發(fā)展時期,在遇著某些事情時,有時不能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往往歸結為自己的能力欠缺。在加上初中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情感比較脆弱,教師如不加以合理引導,學生時常會陷入情緒焦慮而不能自拔的狀態(tài),嚴重影響學生自身的正常發(fā)展。

四、設計富有意義的學習目標

適當的挑戰(zhàn)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如果學習太容易,學生會感到厭煩;如果太難,他們會產生挫折感。最能激發(fā)學生動機的是,讓他們做出一定努力并達到較高的成功水平。某些學習活動對于激發(fā)學習動機是不合適的。例如:反復練習已經完全掌握的技能,缺乏恰當理由的背誦,抄寫在閱讀或其他學習中永遠用不上的名詞術語的定義等材料。

五、利用外部因素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1、獎勵

獎勵可包括:分數獎勵、物質獎勵、特別的權利;精神獎勵、表揚和社會尊重。教師給予的獎勵應能引起對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重視而避免學生僅僅注意獎勵本身。江蘇省東辛集團實驗學校馮凱老師為調動后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給予后進生的一次特殊獎勵,可說是別出心裁。他采取了讓后進生當嘉賓給優(yōu)秀學生頒獎的措施,既是對后進生的一個獎勵,也是一個激勵,一次善意的批評。

2、組織適當的競賽

競賽和外部刺激比引導學生思考的學習方式,能更有效地刺激努力的強度。因此,競賽內容的設計及獎勵最好依據簡單技巧的掌握而不是著眼于繁瑣的問題或發(fā)現(xiàn)學習,要注重表現(xiàn)的速度和成果的數量而不是創(chuàng)造性或藝術性。

3、表明課堂學習的實用價值

這就是讓學生注意到,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技能將會符合他們的現(xiàn)實需要,課堂學習是今后生活和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準備。

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是家庭、社會和學校共同影響的結果.因此,家長和社會也應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保護學生積極的態(tài)度.家長應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調整自己的期望,以免無形中給學生施加過重的壓力.社會應給學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機會,從而使他們肯定自己的價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1187805.html

相關閱讀:初中物理《重力》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