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畜一犬,甚愛之,行止與俱。一日,生夜行,墮涸井中,犬吠徹夜。旦日,有行人過,見犬對井號,怪之。往視,見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當厚報。”行人曰:“以此犬見與,便當出爾。”生曰:“此狗嘗屢次活我,不得相與,其余均可。”行人曰:“若不相與,便不相出。”其時,犬引頸下視井中。生知其意,遂應之。楊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時時顧。后五日,犬夜走歸楊生家。
(選編自《搜神后記》)
1、楊生之犬忠于主人得具體表現(xiàn)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一日,生夜行,墮涸井中,犬吠徹夜。
其時,犬引頸下視井中。
注釋:
1.愛:喜愛。
2.俱:一同。
3.澤草:低洼的水草之地。
4.覺:醒。
5.方:正。
6.爾:這。
7.暗:黑夜。
8.徹:通,直到。
9.出:使……出來。
10.目:遞眼色,使眼神。
11.系:拴。
12.太和:東晉廢帝司馬奕的年號。
13.廣陵:古地名,今江蘇揚州市。
14.燎原:指野火旺盛。
15.周章:(急得)團團轉。
16.周旋跬(kuǐ)步:意為楊生周圍走來走去灑水;跬(kuǐ),半步。
17.卻后:過后。
18.畜:飼養(yǎng)。
19.行:行走。
20.止:停止。
21.號:大聲喊叫。
22.得:能夠。
23.引:伸。
24.顧:回頭看。
【文學常識】
《搜神后記》又名《續(xù)搜神記》,是《搜神記》的續(xù)書。題為東晉陶潛(365-427)撰。所記有元嘉十四年(437年)、十六年(439年)事,其偽不可待辯。皆陶潛死后事,故疑此書為偽托,或以為經(jīng)后人增益! 端焉窈笥洝放c《搜神記》的體例大致相似,但內(nèi)容則多為《搜神記》所未見。該書凡十卷,一百一十七條!端焉窈笥洝吩谖簳x南北朝的志怪群書中是頗具特色的。它內(nèi)容上略為妖異變怪之談,而多言神仙;藝術上是蕪雜瑣碎的記敘減少,成片的有關當?shù)仫L土的民間故事。作者賦予這些山川風物豐富的人情美,所以顯得美麗動人。一類是人神、人鬼的愛情故事。著名的有《白水素女》、《李仲文女》、《徐玄方女》等。這類題材寫得絢麗多姿,極富浪漫夢幻意味,且往往加以悲劇的結尾,使他們成為全書引人注目的篇章。再一類是不怕鬼的故事,敘事機智詼諧,是《搜神后記》區(qū)別于其它志怪小說另一頗具特色的地方。
【文言常識】
“見” “見”作虛詞時,大略有以下三種用法:1.用在及物動詞之前表示被動,相當于“被”,是介詞。如:“欲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些句子中,“見”和“于”搭配起來使用,也表示被動。但是表被動作用的主要是“于”,“見”和“于”相照應。如:“臣誠恐見其于王而負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2.用于及物動詞之前,有稱代動作行為的受事者的作用(稱代前置的賓語),而且要出現(xiàn)動作行為的施事者(主動者)。如:“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3.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這時的“見”為助詞。如:“見”于“教”“怪”“諒”“告”組成“見教”(指導我)“見怪”(怪罪我)“見諒”(原諒我)“見告”(告訴我)。
【譯文】
楊生養(yǎng)了一條狗,特別喜歡它,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帶著這狗.一天,楊生在夜里行走,,不小心掉到一干涸的井里.狗叫了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有人看見狗對著井號叫,感到奇怪。過去一看,看見了井里有人。楊生說:“你如果救了我,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行人說:“如果你把你的狗送給我,我就救你出來。”楊生說:“這個狗曾經(jīng)多次救過我,不能送給你.其他的都行。”行人說:“你如果不給我狗,我就不救你出來。”這時狗低頭看了看井里,楊生明白了狗的意思,于是就答應了。楊生出來了,行人把狗栓上離開了,狗不時的回頭看. 過了五天,狗在夜里回到了楊生家。
【啟示】
動物亦有靈性,不要小看它們。
狗是人類忠誠的朋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193696.html
相關閱讀:《曹劌論戰(zhàn)》《公輸》閱讀答案
“彭越者,昌邑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司馬光《訓儉示康》閱讀答案
《晉文公伐曹》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閱讀《魏公叔痤病》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