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豎:童仆)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痹唬骸稗赏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說符》)
26、解釋下面加點的“之”字(2分)
(1)楊子之鄰人亡羊 之:( )(2)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之: ( )
27、翻譯(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譯文:
28、本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分)
參考答案:
26、①結構助詞,的②代詞,羊(每個1分,共2分)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條路上去了,所以就回來了。(2分)28、事物(事理)是復雜多變的,只有明確方向,才能找到正確的道路(才不致于誤人歧途)。或:做事不專一,就會一無所獲。(2分)《歧路亡羊》閱讀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221950.html
相關閱讀:《愛別人就是愛自己》閱讀答案
把笑臉帶回家 閱讀答案
《跪著給女兒唱歌》閱讀答案
《喚醒生命》閱讀答案
自覺出走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