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測試題(附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第十二章 浮力(二)
重、難點(diǎn)
1. 理解兩組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
2. 知道輪船、氣球、飛艇、潛水艇的浮沉原理
3. 掌握利用浮力測不同物體密度的
4. 進(jìn)一步加強(qiáng)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決有關(guān)浮力問題的
點(diǎn)分析
(一)物體的浮沉條件
1. 比較重力和浮力:
(1)G物=F浮,漂浮或懸浮
(2)G物>F浮,下浮或沉底
(3)G物<F浮,上浮
2. 比較物體密度和液體密度:
(1)ρ物=ρ液,懸浮
(2)ρ物>ρ液,下沉或沉底
(3)ρ物<ρ液,上浮或漂浮
(二)浮力的利用:
1. 輪船:采用“空心”的辦法增大體積達(dá)到增大浮力的目的。
(1)吃水線:表明輪船在不同載重時的吃水深度。
(2)排水量(船只的噸位)=m船+m最大載貨。
2. 潛水艇:用改變水艙中水量的辦法改變自重來實(shí)現(xiàn)下潛和上浮。
3. 氣球和飛艇:體內(nèi)充有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使G<F浮。
4. 利用浮力測物體的密度
(1)利用密度計(jì)測液體密度:
① 原理:漂浮時,G=F浮=ρ液gV排
② 刻度特點(diǎn):上小下大
(2)實(shí)驗(yàn)法測固體的密度:
① 密度小于水的固體
② 密度大于水的固體
【典型例題】
[例1] 2001年6月3日,我國上第一次水下考古調(diào)查在云南省澄江縣撫仙湖正式展開,考古者從湖底打撈出一批水文物。其中有一長約70cm、質(zhì)量為100Kg的石塊,考古人員是用氣囊把它從水中浮起拉離湖底的。經(jīng)測算可知,石塊受到氣囊向上的拉力為588N時,它恰好能在水中勻速上浮。求:(1)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該石塊的密度。
分析:當(dāng)石塊受到向上的拉力時,它恰好能在水中勻速上浮,說明拉力與浮力之和恰好等于石塊重力。欲求石塊的密度,除通過重力求其質(zhì)量外,還要通過浮力計(jì)算出石塊的體積。
解答:
(1)石塊受到的重力為:G=mg=100×9.8=980(N)
石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G-F拉=980-588=392(N)
(2)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得:V排=F浮/ρ水g=392/(103×9.8)=4×10-2(m3)
V石=V排=4×10-2(m3)
此石塊的密度為:ρ=m/V石=100/(4×10-2)=2.5×103(Kg/m3)
說明:此題將浮力問題和我們以前所學(xué)的力的平衡及密度知識結(jié)合了起來,在本章當(dāng)中,像這樣的綜合題還有很多,因此,我們在本章內(nèi)容時要特別注意前面知識的。
[例2] 把一個蠟塊放入盛滿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質(zhì)量是4克;若把該蠟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則溢出水的質(zhì)量是( )(已知ρ蠟=0.9×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A. 4克 B. 4.5克 C. 5克 D. 3.6克
分析:由浮沉條件來判斷,蠟塊放在酒精中將下沉浸沒在酒精中,設(shè)蠟塊的體積為V,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有:

蠟塊的重為:


若把蠟塊放進(jìn)水里,由浮沉條件來判斷,蠟塊將漂浮在水面上。蠟塊的重與水的浮力平衡。若設(shè)所求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m排水,則依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有: m排水•g=F浮=G,即 :
m排水=4.5×10-3千克。
解答:正確選項(xiàng)為B。
說明:解決這類題目時,我們常用比較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方法,判斷出物體的浮沉情況:當(dāng)物體浸沒在液體里時,V排=V物,又因?yàn)镕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所以,當(dāng)ρ物>ρ液時,物體下沉,最終沉底;當(dāng)ρ物=ρ液時,物體懸。划(dāng)ρ物<ρ液時,物體上浮,最終漂浮。
[例3] 如圖所示,在一個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塊,木塊上面放一個體積為1分米3,重7.84牛的物體,此時木塊漂浮。如果將物體從木塊上拿下放入水中,當(dāng)木塊和物體都靜止時,容器中的水面將(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變 D. 無法判斷

分析:物體的質(zhì)量為:

則物體的密度為:


因?yàn)槟緣K上物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將此物體從木塊上拿下并放入水中時,它將漂浮在水面上,如上圖所示。
物體在木塊上時F浮=G,ρ水•g•V =G木+G物 排液體積
物體在水中漂浮時,物體與木塊排液總體積為V′=V物排+V木排,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
F浮物=ρ水•g•V物排
F浮木=ρ水•g•V木排
物體和木塊漂浮在水面,故有
F浮物=G物,F(xiàn)浮木=G木

因此,V′=V
變化前后排液體積相同,液面高低無變化。
解答:正確選項(xiàng)為C 。
說明:解答此題時比較重要的一步是通過計(jì)算得出物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從木塊上拿下后仍漂浮在水面上,從而分析出物體從木塊上拿下前后總浮力不變這樣一個重要條件。按照本題的思路,我們可以試想一下:若物體從木塊上拿下后不是漂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入水底的話,則所受的總浮力會變小,造成水面下降的結(jié)果。因此,對于這種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例4] 現(xiàn)有彈簧測力計(jì)、細(xì)線、量筒、小木塊(能放入量筒中),小木塊的密度小于待測液體的密度,只用這些器材測定未知液體的密度。要求:(1)寫出實(shí)驗(yàn)的主要步驟;(2)用測出量和已知常數(shù)寫出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dá)式。
解析:由密度的知識,我們清楚測密度的問題要通過測質(zhì)量和測體積來完成。根據(jù)本題的已知條件,可以用量筒直接測出液體的體積,而質(zhì)量就要利用浮力的知識通過測重力來測得了。
答案:
(1)用彈簧測力計(jì)測出小木塊的重G;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待測液體,讀出并記錄液面示數(shù)V1;把木塊放入量筒里的液體中,木塊靜止后讀出并記錄液面示數(shù)V2 。
(2) 。
說明: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在于正確確定測量原理,即物體漂浮在液面的條件F浮=G物—(1)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2),可見剩下的問題就是測量G物和V排了。
[例5] 給你一只量筒和適量的水,請你設(shè)計(jì)一個實(shí)驗(yàn),估測一塊橡皮泥的密度,要求:(1)寫出實(shí)驗(yàn)步驟及需要測量的量;(2)導(dǎo)出用所測量的量表示的橡皮泥密度的數(shù)學(xué)表達(dá)式。
解析:解答本題的思路與上題有類似之處,均是用量筒直接測物體的體積,利用浮力的知識通過測重力來測質(zhì)量。所不同的是本題中的橡皮泥密度大于水,不能漂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入水底。因此,我們要采用“空心”的辦法來增大它的浮力達(dá)到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浮力=重力)的目的。
答案:(1)實(shí)驗(yàn)步驟及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① 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量筒中水面的示數(shù)為V1 ;② 把橡皮泥捏成小盒狀,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記下此時量筒中水面的示數(shù)為V2 ;③ 把橡皮泥捏成實(shí)心團(tuán)使其沉入量筒的水中,記下此時量筒中水面的示數(shù)為V3 。
(2)導(dǎo)出橡皮泥密度的數(shù)學(xué)表達(dá)式的過程為:在步驟②中,因橡皮泥漂浮,由浮體平衡條件有G=F浮,又由重力公式G=mg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ρ水g(V2-V1),得橡皮泥的質(zhì)量m=ρ水(V2-V1);由步驟①③得橡皮泥的體積V=V3-V1 ;所以橡皮泥的密度為:ρ=m/V=(V2-V1)ρ水/(V3-V1)。
說明:課本上測量物體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zhì)量和用量筒測出物體的體積。但本題中沒有天平,物體的質(zhì)量只能用量筒和水“量”出,這一點(diǎn)就是本實(shí)驗(yàn)設(shè)計(jì)的關(guān)鍵。綜合所學(xué)知識,用量筒和水“量”質(zhì)量可以采用漂浮法,涉及到浮體平衡、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識。
[例6] 某同學(xué)研究物體浮沉條件時,將一空心金屬球放入一個足夠大而盛有水的容器中;當(dāng)球靜止時,露出水面的體積是它體積的1/3,如圖所示。將球空心部分注入5×10-5m3的水時,球恰好懸浮在水中,球內(nèi)水的體積是空心部分的2/5;將空心部分注滿水后,球沉入容器底部(g=10N/Kg)。求:(1)此時容器底對小球的支持力;(2)金屬的密度。

分析:球內(nèi)注水以前金屬球漂浮在水面上,則G球=ρ水g(2/3)(V金+V空);當(dāng)球內(nèi)注5×10-5m3的水時,根據(jù)題給條件可知(2/5)V空=5×10-5m3,即:V空=12.5×10-5m3,此時球懸浮在水中,則G球+G(2/5)水=ρ水g(V金+V空);由以上三式相即可求出金屬的體積V金;當(dāng)球內(nèi)注滿水后沉入水底時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3個力的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有:G球=ρ水gV金+F支,根據(jù)G球=ρ水g(2/3)(V金+V空),求出ρ金,代入G球-F支=ρ水gV金,再求出F支 。
解答:
因?yàn)椋?/5)V空=5×10-5m3 ,所以V空=12.5×10-5m3
注水前球漂浮在水面上,G球=ρ水g(2/3)(V金+V空)——(1)
注入5×10-5m3水后,球懸浮在水中,G球+G(2/5)水=ρ水g(V金+V空)——(2)
空心部分注滿水后,球沉底,G水+G球=F支+ρ水g(V金+ V空)——(3)
(2)-(1)得:
G(2/5)水=ρ水g(1/3)(V金+V空)
ρ水g(2/5)V空=ρ水g(1/3)(V金+V空)
V金=2.5×10-5(m3)代入(1)得:G球=m金g=1(N)
m金=0.1(Kg)
所以:ρ金=m金/ V金=4×103(Kg/m3)
由(3)得:F支= G水+G球-ρ水g(V金+ V空)=0.75(N)
說明:解決浮力的題目,一般需要按照下列步驟進(jìn)行:
(1)了解題目中有幾個物理過程;
(2)選擇每個過程中的研究對象并分析它的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的示意圖;
(3)列出力的平衡方程;
(4)浮力、重力未直接給出時,需依據(jù):F浮=ρ液•g•V排和G=ρ物•g•V物,將平衡方程轉(zhuǎn)化密度、體積相乘的關(guān)系式,再進(jìn)一步求解。

【模擬】
一. 填空題:
1. 潛水艇從河里開到海里,它受到的浮力將_________;輪船從海里開到河里,它受到的浮力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2. 魚兒通過向魚鰾內(nèi)輸入或排出一些氣體來改變魚的_______,使它能懸浮在一定的水層中。
3.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如果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物體就_____;如果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物體就_____;如果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物體就_____。
4. 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能夠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可以把它做成_____的,增大它的體積,使它受到的__________增大。
5. 從水底往水面浮的皮球,從它剛露出水面到浮在水面上不動的過程中,它受到的重力_____,浮力_____,排開水的體積_____。(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
6. 一艘貨輪的排水量是1×107千克,滿載時該貨輪受到的重力是_____牛頓,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牛頓。
二. 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浮在水面上的鐵球一定是空心的
B. 懸浮在水中的鐵球一定是空心的
C. 沉在水底的鐵球一定是實(shí)心的
D. 沉在水底的鐵球可能是空心也可能是實(shí)心的
2. 如圖所示的密度計(jì)放入甲、乙、丙三種液體中,液面分別在A、B、C三個刻度處,則三種液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為( )

A. 甲> 乙> 丙 B. 甲< 乙< 丙
C. 丙> 甲> 乙 D. 乙> 甲> 丙
3. 把一木塊分別放入水、煤油和硫酸中( 硫酸> 水 > 煤油)平衡時,木塊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
A. 在水中最大 B. 在煤油中最大
C. 在硫酸中最大 D. 都一樣
4. 裝滿貨物的輪船從大海駛向內(nèi)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輪船所受的浮力變大
B. 輪船所受的重力變大
C. 輪船排開液體的體積減小
D. 輪船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
5. 質(zhì)量相同的實(shí)心鋼球和實(shí)心鉛球投入同種液體后,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這種液體一定是( )
A. 水 B. 酒精 C. 水銀 D. 鹽水
6. 一均勻?qū)嵭奈矬w恰能懸浮在水中,如果把它截去一半,則另一半將( )
A. 上浮 B. 懸浮 C. 下沉 D. 漂浮
7. 體積相等的實(shí)心鉛塊、鐵塊和木塊,拋入水池中,待它門靜止后,所受的浮力是( )
A. 鉛塊受到的浮力最小 B. 鐵塊受到的浮力最小
C. 木塊受到的浮力最小 D. 它們所受的浮力一樣大
8. 木塊下面懸掛一塊金屬塊,木塊仍浮在水面,下面哪種說法正確( )
A. 木塊的重力等于木塊的浮力
B. 金屬塊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 金屬塊和木塊的重力等于它們受到的浮力
D. 金屬塊的重力一定大于木快的重力
三. 計(jì)算題:
一個充氦氣的飛艇,體積為1.5×105米3,空氣的密度為1.29千克/米3、氦氣的密度為0.18千克/米3,求(1)飛艇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飛艇最多可以搭載多重的物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22763.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三物理運(yùn)動和力基礎(chǔ)知識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