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卷分析之鴨子捉兔】,作者通過鴨子的這些風(fēng)趣幽默、令人發(fā)笑的語言,善意地諷刺了那個(gè)獵人。我們想要發(fā)揮一個(gè)人的作用,就必須要了解他的長處和短處。
昔有人將獵而不識鶻①,買一鳧②而去。原上兔起,擲之使擊。鳧不能飛,投于地,又再擲,又投于地。至三四,鳧忽蹣跚而人語曰:“我鴨也,殺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jǐn)S之苦乎?”其人曰:“我謂爾為鶻,可以獵兔耳,乃鴨耶?”鳧舉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這腳手,可以搦③得他兔否?”
(《艾子雜說》)
【注釋】
、羸X:一種打獵用的兇猛的鳥。②鳧:野鴨子。③搦(nuò):持握、捕捉。
【練習(xí)】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字:
(1)原上兔起()
(2)投于地()
(3)鳧忽蹣跚而人語曰()
(4)我謂爾為鶻()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3.本文給你的啟示是什么?
【參考答案】
1.(1)原野 (2)掉落 (3)像人那樣講話(4)以為 2.我是鴨子,殺了吃肉,才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亂拋亂扔的痛苦加于我呢? 3.“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是本文的基本主題。實(shí)際上是借物喻人,告訴我們,在選用人才時(shí),一定要避其所短,用其所長。
總結(jié):文章刻畫鴨子的形態(tài),詼諧有趣,真切生動(dòng)。用“蹣跚”一詞來形容鴨子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樣子,既表現(xiàn)了鴨子的形體特征,又說明它不是捉兔子的材料。并用鴨子擬人化的語言,來表現(xiàn)它不被合理使用,反吃投擲之苦的委屈和略帶嗔怒的情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22992.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三語文教案 《岳陽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