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
……那天晚上老人的神色的確有些特別。也許,他當時聽見了我們的談話。只不過我們談的是普魯士軍隊;而這個好心人想的是法國軍隊,以為是他等待已久的凱旋儀式??麥克?馬洪元帥在鮮花簇擁、鼓樂高奏之下,沿著林陰大道走過來,他的兒子走在元帥的旁邊;他自己則站在陽臺上,整整齊齊穿著軍服,就像當年在魯鎮(zhèn)那樣,向遍布彈痕的國旗和被硝煙熏黑了的鷹旗致敬……
“可憐的儒弗老頭!他一定是以為我們?yōu)榱瞬蛔屗^分激動而要阻止他觀看我們軍隊的凱旋游行,所以他跟誰也不談這件事;但第二天早晨,正當普魯士軍隊小心翼翼地沿著從瑪約門到杜伊勒利宮的那條馬路前進的時候,樓上那扇窗子慢慢打開了,上校出現(xiàn)在陽臺上,頭頂軍盔,腰挎馬刀,穿著米約手下老騎兵的光榮而古老的軍裝。我現(xiàn)在還弄不明白,是一種什么意志、一種什么突如其來的生命力使他能夠站了起來,并穿戴得這樣齊全。反正千真萬確他是站在那里,就在欄桿的后面,他很詫異馬路是那么空曠、那么寂靜,每一家的百葉窗都關得緊緊的,巴黎一片凄涼,就像港口的傳染病隔離所,到處都掛著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還帶有紅十字,而且,沒有一個人出來歡迎我們的隊伍。
“霎時間,他以為自己是弄錯了……
“但不!在那邊,就在凱旋門的后面,有一片聽不清楚的嘈雜聲,在初升的太陽下,一支黑壓壓的隊伍開過來了……慢慢地,軍盔上的尖頂在閃閃發(fā)光,耶拿的小銅鼓也敲起來了,在凱旋門下,響起了舒伯特的勝利進行曲,還有列隊笨重的步伐聲和jun刀的撞擊聲伴隨著樂曲的節(jié)奏!……
“于是,在廣場上一片凄涼的寂靜中,聽見一聲喊叫,一聲慘厲的喊叫:‘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魯士人!@時,前哨部隊的頭四個騎兵可以看見在高處陽臺上,有一個身材高大的老人揮著手臂,蹌蹌踉踉,最后全身筆直地倒了下去。這一次,儒弗上?烧娴乃懒恕!
整體把握
這部小說其中有一組以普法戰(zhàn)爭為題材,顯示了作者愛國主義新的創(chuàng)作境界。作品揭露第二帝國軍隊的腐敗及其將領的卑劣無能,頌揚普通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滿了愛國主義激情!栋亓种畤肥窃谑澜缥膲惺⒆u的愛國主義名篇。是反映普法戰(zhàn)爭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
小說構思精巧,情節(jié)新奇。沿著這樣三條線,小說展開情節(jié)。第一條線:題目是“柏林之圍”,實際上是巴黎被攻占。第二條線:儒夫上校由病重到病情減輕,直到最后去世。第三條線:上校外孫女為病重的祖父說謊到最后謊言破滅。這三條線中第二條線是主線。三條線扭結在一起,構成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深深地抓住了讀者。
品詞析句
品味下面語句的深刻意蘊。
(1) “于是很快又從德國來了一封信,她來到他床前,忍住眼淚,裝出高高興興的樣子念給他聽!
【品析】小說多次寫到儒夫上校外孫女“淚流滿面”、“揩干眼淚”、“忍住眼淚”等,表面上是為祖父的病發(fā)愁,實際上落下的還是亡國之淚。
(2)他竟有了精神對我微笑,還結結巴巴說了兩遍:“打……勝……了!”
【品析】 通過對儒夫上校的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儒夫上校的愛國精神
疑難探究
1.文章寫的明明是“巴黎之圍”,為什么題目叫作“柏林之圍”呢?
【點撥】小說中雖實為“巴黎之圍”,但名為“柏林之圍”,是有深刻含義的。小說用重病垂危的一個老軍人想像法軍圍困柏林的故事,描寫普魯士軍隊圍困巴黎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巴黎被圍和淪陷的悲劇色彩,反映了法國人民強烈的愛國感情。這個題目發(fā)人深思,從反面揭示了小說的主題。
2.本文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主題的?柏林之圍閱讀答案
【點撥】 《柏林之圍》是描寫普法戰(zhàn)爭、表達愛國主義主題的作品。一般來講,反映戰(zhàn)爭主題的作品,作者往往少不了著力揭露敵人燒殺淫掠的暴行和刻畫人民群眾英勇頑強的抗敵斗爭。但是,深諳短篇小說藝術的都德,卻別具一格,并沒有正面直接地描寫敵人的瘋狂和人民的反抗。作者把巴黎被圍的殘酷現(xiàn)實與主人公癱瘓老軍人想像中的法軍攻克柏林的勝利對照起來,既表現(xiàn)了法國人民深沉的亡國之痛,又反映了他們強烈的愛國感情。都德還抓住了普通人物在特定條件下熱愛祖國的非凡表現(xiàn)及崇高感情,通過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場景集中表現(xiàn)出來,從而收到取材新穎、思想深刻的藝術效果,更好地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 。
3.小說構思精巧,情節(jié)新奇。小說是怎樣展開情節(jié)的?
【點撥】第一條線:題目是“柏林之圍”,實際上是巴黎被攻占。第二條線:儒夫上校由病重到病情減輕,直到最后去世。第三條線:上校外孫女為病重的祖父說謊到最后謊言破滅。這三條線中第二條線是主線。三條線扭結在一起,構成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深深地抓住了讀者。
藝術特色
1、情節(jié)安排巧妙。通過一個病中的老軍人故事,將巴黎被普魯士圍困攻陷的苦難現(xiàn)實與主人公想象中的法軍攻克柏林的勝利對照起來,既深刻表現(xiàn)了人物的強烈愛國主義情感,又使小說具有一種動人的悲劇色彩。
2、富有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寫。作者十分擅長對人物進行符合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寫,用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塑造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這篇小說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以韋醫(yī)生敘述儒夫老人的故事,通過“我”的眼見耳聞,寫出了主人公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動。
3、風格委婉細膩,語言質樸無華,篇幅短小精悍。
1.本文作者是 國作家 。
2.根據(jù)意思寫出詞語。
(1)主動地要求承擔某項艱難的工作。( )
(2)①形容變化極大。②形容鬧得很兇。( )
(3)原形容嚴肅虔敬的樣子,現(xiàn)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
(4)指大軍壓境,城被圍困。形容形勢危急。( )
(5)不用對方明說,心里領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領會。( )
3.儒夫上校是被法國軍隊慘敗的消息擊倒的,這一事實包含了哪些意義?
4.小說重點寫了幾個人物?說說你對這些人的第一印象。
答案:
1.法;都德
2.自告奮勇;天翻地覆;小心翼翼;兵臨城下;心領神會
3.這一事實包含的意義有:第一,儒夫上校的愛國情懷、他的法國軍人的榮譽感受到致命的打擊;第二,在這次普法戰(zhàn)爭中,法國徹底失敗了;第三,只有摧毀一個人的意志,才能夠徹底摧毀他。
4.儒夫上校和他的外孫女。從儒夫上校身上,我們感受更多的是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具備了這種精神,雖然肉體上可能會被暫時打倒,但浩氣永存;因此,小說結尾,表面上儒夫上校頹然倒地死了,但實際上“他”會永遠屹立在巴黎。從儒夫上校的外孫女身上,我們既體味到了像她祖父一樣的愛國之情,同時也感受到了那種至真至純的親情。小說中的醫(yī)生說:“這女孩兒的痛苦使我很受感動”,也代表了讀者的心聲。確實,這個女孩承受了比她祖父更多的痛苦:她祖父受的痛是短痛,她受的是長痛。她明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最終都將化為泡影,但她還是義無返顧地去做,而且還能“那么從容、鎮(zhèn)靜……”她比她的祖父需要更多的大智大勇。因此,雖然她失敗了,但她那種人格的力量卻永遠令人尊敬。
1.第2段中對巴黎街道的環(huán)境描寫突出了環(huán)境的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文章及相關背景,說說是一種什么意志,一種什么突如其來的生命力使儒弗上校\'能夠站了起來,并穿戴的這樣齊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開頭老人的神色有點特別的原因是什么?試著寫一段100字左右的心理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說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及柏林人們的凄慘。作用是渲染氣氛。
2.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仇恨,不屈服于敵人的堅強心理。
3.太好了!法軍終于攻克了柏林勝利了,我想,巴黎人民再也不需要鞠躬于普魯士軍的腳下,不需要生活在被普魯士圍困攻陷的苦難之中,可以逃離水生火熱的悲慘生活,開始自己原來安定的生活,不再受到侵略者的迫害與殘殺了,相信祖國會越來越富強的,不必再處于他國的侵略之中。柏林之圍閱讀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244180.html
相關閱讀:一包花生 閱讀答案(浙江湖州)
《造句》閱讀理解及答案(林斤瀾)
撒哈拉的變遷閱讀答案
生命的啟示 閱讀答案
向泥土敬禮 閱讀答案(鹽城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