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必備的30個文化典故(三)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中語文典故非常重要,掌握好典故有助于我們試卷的答題以及作文例子的運用,快點掌握這些知識點吧!

11、韋編三絕

形容刻苦認真讀書的典故。

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

韋編,是用來串連竹簡的熟牛皮;三絕,是斷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絕編”、“三編絕”、“韋三絕”、“絕韋編”、“三絕韋編”等。

12、下帷讀書

形容閉門謝客、專心讀書學習的典故。

語出《史記·儒林列傳·董仲舒》:“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yè),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于舍園,其精如此!

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幃)”、“下書帷”、“閉戶垂帷”、“垂帷閉戶”等。

13、三余讀書

形容抓緊時間學習的典故。

語出《三國志·魏書·鐘繇華歆王朗傳》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余’;騿柸嘀,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14、焚膏繼晷

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讀書。

語出韓愈《昌黎集·進學解》:“先生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鉤其玄(成語“提要鉤玄”出處)。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點上燈來繼續(xù)白天的學習),恒兀兀以窮年(長年累月都這樣堅持)。先生之業(yè)可謂勤矣。”

15、十年窗下

形容長期閉門苦讀的典故。

語出金元間劉祁《歸潛志》:“南渡后疆土狹隘,止河南、陜西,故仕進調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載,號重復累,往往歸耕或教小學養(yǎng)生。故當時有云:‘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今日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也!

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載”、“寒窗之下”、“十載寒窗”、“燈窗十載”等詞語來形容長期清貧自守,閉門苦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268167.html

相關閱讀:2019年中考語文考點梳理:名著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