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學習內容,占據(jù)極其重要的地位。對化學實驗展開創(chuàng)新研究的過程,是增強學生動手實驗能力,拓寬思維,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本文將就初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方法展開相應研究,以期能為日后化學教學工作者的教學工作,起到參考性的作用,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化學興趣。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化學實驗教學的指導作用,首先教師應從課本教材入手,并通過學校現(xiàn)有的實驗器材和設備,在傳統(tǒng)的實驗方法的基礎上,開展相應的創(chuàng)新探索,最終達到簡潔實驗步驟,提高實驗效果,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實驗結果,并收到良好教學效果的目的。本文所用的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方法有:缺點舉例法、希望舉例法、移植法、替代法、模仿法、逆向法、等值交換法。
一、缺點列舉法
缺點列舉法,是在現(xiàn)有的實驗基礎之上,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探索,并最終提出一種改進措施進行實驗創(chuàng)新,其是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形式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創(chuàng)新形式。課本實驗《二氧化碳滅火》,由于燒杯中兩支蠟燭先后導致熱氣流上升,二氧化碳的下沉,實驗現(xiàn)象與預期效果不一致。針對這一問題,可通過實驗前準備一張凹形硬紙板,缺口向下插進大燒杯里,即可輕松解決上述問題。同時,也可利用細沙將蠟燭加以固定,避免二氧化碳流入。
二、希望列舉法
希望列舉法,主要指以個人意愿角度出發(fā),或受到教學需要的影響,通過列舉所想得到的實驗效果,以希望點作為根據(jù)開展相應的創(chuàng)新探索。也是化學實驗教學中常用的思維方式。課本實驗《氨分子擴散》希望點為:其一,實驗裝置的密閉;其二,對氨水用量加以控制;其三,有效固定實驗裝置,達到可重復利用的效果。基于上述希望點,可在支管彎曲處加入8滴濃氨水,實驗效果如下:紗布的中上部,由上至下逐漸變紅,但中下部紗布顏色不變。從而得出結論:分子是不斷運動的?諝饷芏缺劝睔獯螅彼菈A性物質;同時對氨水進行加熱,紗布變紅加速,分子運動隨著溫度的提升而加快。此外,氨水用量少,玻璃管兩端可不使用棉花。
三、移植法
移植法,是借助成熟的科學理論或實際應用,移植到化學實驗中,對現(xiàn)有的實驗方法和實驗設置進行創(chuàng)新。課本試驗《檢驗物質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中,傳統(tǒng)實驗方法為:將燒杯內部涂有石灰水,并將其放在火焰上燃燒并檢驗二氧化碳的生成情況。該實驗不但操作復雜,效果不明顯,不利于觀察;诖,本人認為可將燃燒后的氣體直接聚集在裝有石灰水的容器下面,不但簡潔了實驗步驟,同時實驗效果更佳明顯。
四、替換法
替換法,主要通過替換優(yōu)質性能的材料、實驗裝置或方式,達到提升實驗效果的目的。課本實驗《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傳統(tǒng)實驗中,二氧化碳用量較大,僅能從肉眼上看到瓶子的干癟,并不能得出二氧化碳的溶解值。本人認為,可將塑料瓶置換成能顯示物體容積的容器,實驗結果更佳明顯。
五、模仿法
模仿法,主要通過模仿現(xiàn)有實驗中的可利用因素,并加以改進,并創(chuàng)新新的實驗方法。模仿《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現(xiàn)有實驗,將瓶子倒立,即發(fā)生實驗反應,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發(fā)生改變。隨后打開瓶蓋放氣,天平則失去平衡。該實驗使用的是一次性裝置,在多班教學中使用不便,會造成實驗器材和化學藥品的浪費。通過模仿法加以改進,保留裝有碳酸鈣的裝置,并將其反復利用。該裝置是密閉裝置,反應前后并未發(fā)生外形的變化。同時可借鑒啟普發(fā)生器的裝置原理,通過對瓶子進行傾斜加以反應。
六、逆向法
化學實驗中,多會發(fā)生常用型實驗難以解決實驗問題的現(xiàn)象;诖,可通過逆向法加以解決。初中化學課本中檢查裝置氣密度中,多采用增大裝置內的氣壓。而基于逆向法進行研究,可否通過減小氣壓開展實驗研究呢?本人通過“冷卻法”,并將活塞向外抽拉,若裝置不漏氣而軟膠囊會發(fā)生形變,從而說明裝置漏氣。若未發(fā)生形變則說明裝置有漏氣現(xiàn)象。以此檢測裝置的密封度。
七、等值交換法
通過已有的實驗裝置性能分析,尋找其他儀器或物質加以等值交換。在排水集氣、排空氣集氣的等實驗中,均可利用該方法。課本實驗《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中,同溫同壓環(huán)境下,若密閉容器中氣體下降升,那么與其相連的儲水裝置中就會有升水上升,但學生對該原理的理解較為困難。因此,本人通過等值交換法,對原有的實驗進行改進:對注射器活塞進行抽拉,將集氣瓶內升氣體進行抽取,則有升水流入集氣瓶。創(chuàng)新作為人類所獨有的實踐探索能力,在初中化學實驗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雖然已有部分經(jīng)典實驗供學生分析和學習。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些實驗的形式或方法也逐漸落后下來。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感知和探索能力,需對已知的實驗形式和方法加以創(chuàng)新改進,以期能更好地服務于初中化學教學。
參考文獻:
[1]李德前.例談初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法[J].化學教學,(3):65-68.
[2]陳安榮.初探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中學教學參考,2019(14):110-110.
[3]蔣琦.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視角的探索?以高溫煅燒石灰石實驗創(chuàng)新為例[J].化學教與學,2019(5):93-9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1300664.html
相關閱讀:如何備戰(zhàn)初三化學期中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