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課提供安全有效的實驗素材,鏈接實驗教學
初中化學實驗有的具有很大的危險性,需要在特殊環(huán)境下才能進行,有的實驗反應物或者生成物有毒性或極強的腐蝕性,這些都限制了實驗教學的進行。而化學又是一門很強的實驗學科,實驗,可以說是化學的靈魂,學生大多知識來源于實驗。為了彌補實驗教學的不足,滿足學生實驗的心理,運用微課鏈接微視頻,安全,效果也很好。比如用酸堿指示劑驗證物質(zhì)酸堿性的實驗,濃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稍不注意就會傷害皮膚。教師制作了《會說話的酸堿指示劑》的微課,模擬不同酸堿的聲音,詼諧有趣,學生情不自禁地隨著微笑,心情愉悅。有學生還模仿微課講述,躍躍欲試,深深沉醉在課堂上。實驗錯誤后果很有危險性,但是學生又必須掌握知識。如:給裝有堿式碳酸銅的試管加熱時,試管口向上傾斜,加熱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試管,會使試管炸裂;制取氧氣時先熄滅酒精燈,再移出導管,會出現(xiàn)水倒流回試管使之炸裂的情況;濃硫酸稀釋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具有很大危害;易燃易爆知識及危害;等等。用微課進行展示,高效的學習模式就在教師努力下完美構建,相得益彰。
2微課適度彌補學校實驗材料,滿足學生求知渴望
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有一些實驗材料是不配備的,加之學校經(jīng)費的短缺,就造成實驗不能進行。微課的出現(xiàn),解決了客觀原因帶來的教學不便。在學習“水的凈化“中,有自來水和天然水的區(qū)分,學生學完后發(fā)出疑問:蒸餾水是通過什么方法得到的呢?由于學校沒有蒸餾瓶,不能用實驗的方法來制取蒸餾水。教師引入微課視頻《蒸餾水的制取》,學生看得津津有味,特別認真。播放完視頻,很多學生能嘗試說出制取蒸餾水的過程,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居然總結出蒸餾是混合物分離的一種方法,是凈化水中凈化程度最高的一種方法。微課,幫助學生解疑解惑,直觀而新穎,既彌補了實驗材料的不足,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xiàn)。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創(chuàng)造的成果往往讓教師震驚不已。
3微課的“點”狀功能,幫助學生復習鞏固
微課具有強大的“點”狀功能,它可以是章節(jié)單元的某個知識點,也可以是專題講解、經(jīng)典題突破、鏈接中考等,不一而足。這個“點”碎而不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知識的講解精準而獨到,題型新穎、貼合考點,把繁雜的化學知識點連綴成網(wǎng)絡,讓學生面對中考的題海,游刃有余、得心應手,構建起自己品牌的知識體系,在考試中信手拈來。同時,微課可以循環(huán)播放,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有時間理解和深化。每個學生在這樣的課堂里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學有所得;教師可以在難點處放慢速度,適當點撥,激勵學生大膽嘗試,勇敢地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鼓勵多方面尋找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的這種做法,滿足了有余力學生,張揚了學生的個性,也讓那些平時對化學有畏難情緒的學生多了思考的空間,讓他們體會了學習化學的樂趣,給了他們再學習的動力和勇氣。教師利用微課努力創(chuàng)設適于學生學習的情境,讓每個學生在初中化學課堂中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教師利用微課,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學生就會飛翔。小小的微課,蘊藏了無窮的智慧!
4微課不能完全代替化學課堂教學,它只是課堂教學有益的補充
微課,以其獨有優(yōu)勢,輔助初中化學教學,效果顯著。但是,它還是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學課堂。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是很強烈的,實驗教學最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和求知。學生在開始的時候對實驗充滿新鮮,腦子里充滿實驗設想和想象,準備在實驗中一展身手,解決心中的懸疑。教師這時候因勢利導,再制造些問題串,“引誘”學生到實驗中去解決問題。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感受到實驗現(xiàn)象的神奇、化學世界的奇妙和神秘,興致盎然,做中玩、玩中學,既鍛煉了動手能力,又解決了心中的“石頭”,更增強了對化學的熱愛。這些都不是微課所能給予的。另外,微課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不可能把特別繁瑣的知識講清楚,這就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瘜W教師親切的聲音,淡淡的微笑,偶爾一個關愛的動作,都會給學生以鼓勵,學生從心里“親其師,信其道”,師生互動交流,建立起溫馨、民主的師生關系,學生的學習受益匪淺。微課卻不能實現(xiàn)這種平等的交流互動。
在教育教學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微課是一朵奇葩,它在輔助初中化學教學方面,如何使化學課堂更高效,引導學生樂學愛學化學,需要每一位化學教師在實踐中努力探究。有理由相信,只要努力、認真、勤勉,在不久以后,微課之花會開得更鮮艷,微課也會讓初中化學課堂更美好!
作者:張金鳳單位:秦皇島市海港區(qū)攔馬莊中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302643.html
相關閱讀:初三化學教案: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