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總結之九歌東君性格簡析】,就東君的神性、職責與固有形象看,九歌東君格是偉大的給人帶來光明。
“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與東君的神性、職責與固有形象均不相合。東君有好生之德,“好生”是東君的神性所在,它最大的特點是照到哪里亮到哪里。驅逐黑暗和寒冷——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為大地萬物的生存、發(fā)展提供必須的條件,這是太陽神最大的功德。“萬物生長靠太陽”是人類對太陽與自身關系的最根本性的認識,也是人類對太陽無比的崇敬和禮拜的根本原因。至于懲惡揚善,防賊備盜,天上另有神靈專職司掌,這似乎不是太陽神的神性所在,更不是它的職責范圍。另外,太陽跟在夜晚天空里出現(xiàn)的其它星宿不一樣,它沒有區(qū)域性,更沒有所屬分野,它不屬于秦國也不屬于楚國,它是普天下人們共同享有的也是共同景仰的對象。讓一個普照天下,大公無私,對天下人民一視同仁的太陽神,站在楚國的立場射殺象征秦國的“天狼星”,這既不符合古人對太陽神的神性認識定位,也與太陽神的職掌不符。再說,“青云衣”“白霓裳”“舉長矢”“操余弧”與東君的固有的形象不相吻合。太陽什么時候會穿上“青云衣”呢?如果說指太陽被烏云遮蓋時的情形的話,這對太陽來說不是光彩的事,以此作為祭祀禮拜太陽神時對太陽形象的描繪,顯然是不合適的。太陽在什么情形下,會讓人們生發(fā)“舉長矢”“操余弧”的聯(lián)想呢?此一事物與彼一事物之間存在著的或相關或相似或相反或相因等等的關系,是人們由此一事物聯(lián)想到彼一事物的聯(lián)想依據(jù),人的聯(lián)想是離不開這些依據(jù)的。在太陽的固有形象與“舉長矢”“操余弧”之間,我們很難尋找到它們之間內在的或外在的什么關系,由太陽而聯(lián)想到“舉長矢”“操余弧”這絕對是不自然的。文學藝術作品是允許作者展開充分甚至神奇的想象或聯(lián)想的,但任何想象或聯(lián)想都必須是以事物固有的特點和人們既有的生活經驗為依托生發(fā)的,超越事物固有的特點或人們的既有經驗和認識創(chuàng)造出來的形象,只能是供自己欣賞而不能為他人接受的怪物。
總結:詩人屈原雖然極富想象力,但還沒有達到不顧事物固有特征,只憑己意隨意捏造文學形象的地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30669.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寄小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