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所參與的最重要的政治活動之一就是稱為猶太復國主義的運動。這項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歐洲得到蓬勃發(fā)展。猶太復國主義者就是那些支持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要求在傳統(tǒng)的猶太家園以色列建立一個猶太國家的人。經(jīng)過幾個世紀的迫害之后,來自許多國家的猶太人希望能夠在那里自由和平地生活,并且過一種完全猶太方式的生活。
愛因斯坦也是一個猶太人,但他并沒有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猶太教教義的教誨。他為人公正,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并認為每個人都應擁有自由和尊嚴。多年來,他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他具有所謂的“猶太之魂”。他支持他那些猶太復國主義者朋友的努力,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樣,“重新恢復猶太人民的快樂”。1921年,他隨同哈伊姆·魏茨曼(一位科學家同行,他后來成為新建立的以色列國的第一任總統(tǒng))去美國旅行,目的是籌集資金。在他的余生中,愛因斯坦一直努力鼓勵以色列科學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即使是他那頗有聲望的工作——他受雇于國家——以及全世界的聲譽也不能保護他免受反猶的攻擊。這些攻擊在德國不穩(wěn)定的政治氣候中變得日益明顯。
愛因斯坦成為多方攻擊的目標,社會上冒出一個“反愛因斯坦協(xié)會”,還出版了一本名為《反對愛因斯坦的100位作者》的書籍。愛因斯坦則以大無畏的精神用慣用的開玩笑口吻給予回擊,“如果是我錯了,那么只要一位作者就足夠了!
對愛因斯坦科學思想的批評開始在德國報紙上出現(xiàn)。有一人甚至露骨地恐嚇說,要干掉愛因斯坦,但他只付了一筆極小的罰金就被釋放了。
愛因斯坦勇敢而且從容不迫地面對這種迫害。他好像是在表明他為自己身為猶太人感到自豪。他向其他面臨同樣處境的德國猶太人提供支持,并于1924年正式成為柏林猶太人社團的成員。在隨后幾年里,他與其他德國猶太人同舟共濟,對日益加劇的反猶情緒表示出極大的厭惡
當時的德國,到處是根據(jù)明顯捏造或不當?shù)闹缚厮斐傻拇逗捅O(jiān)禁,還有威脅、欺壓和毆打,對猶太人家庭和財產(chǎn)
的攻擊,神秘的失蹤,以及對猶太人集會、旅行和就業(yè)的限制
、憤怒和反感。
30年代初期,一個新的邪惡人物出現(xiàn)在歐洲的政治舞臺上,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他吸引了德國某些團體中一批強有力的追隨者,而他們都極其仇視猶太人,以及任何似乎想要對德國政府當局進行挑戰(zhàn)的人——如共產(chǎn)主義者、宗教領袖、知識分子、藝術家和哲學家。
愛因斯坦的幾個和平運動同志遭到了逮捕和監(jiān)禁,其中有個名叫卡爾·馮·奧西茨基的人被指控犯了叛國罪。1932年,愛因斯坦為此寫信抗議這種明顯的不公正,當時他正在美國訪問一家著名的技術研究所。寫那樣一封信真是非常勇敢的舉動,因為那就使自己等同于德國政權的
它也意味著,愛因斯坦和他的家人不可能再返回家鄉(xiāng)了。
1933年1月,希特勒的納粹黨控制了德國政府。盡管愛因斯坦仍然在美國,但納粹們襲擊了他家在離柏林不遠的卡普特的夏日農(nóng)舍。他們聲稱是要搜尋隱藏的武器,但他們只找到了一把切面包刀。愛因斯坦此時已經(jīng)是一個受監(jiān)視的人。但他還是勇敢地回到歐洲,他的朋友比利時國王和王后為他提供了一處住所,并派武裝警衛(wèi)保護他。埃爾莎的兩個女兒、愛因斯坦的秘書和科研助手都成功地逃離德國,而他的女婿則安排將他的論文安全地偷運到法國。
1933年10月 17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及其家人乘船前往美國。他此生再未踏上歐洲大陸。
反對者。
即使在愛因斯坦寫信譴責逮捕他的和平運動同志之前,他就已經(jīng)在考慮遷離柏林。早在1932年,他就被邀請擔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那是當時他受到的許多工作邀請之一。當年晚些時候,他決定接受這個職位。在他的余生中,普林斯頓從此成為愛因斯坦的學術“家園”。
經(jīng)歷了柏林的喧鬧和騷動之后,普林斯頓似乎顯得出奇的寧靜。但愛因斯坦和他的家人逐漸習慣了他們的新生活,并開始結交新的朋友和接觸新的同事。愛因斯坦的妹妹瑪亞搬來與他們同住,他感到非常高興。她也是被迫逃離歐洲的,因為德國政府的政策是要滅絕猶太人。
愛因斯坦于1936年成為美國公民,而他仍然保留著他的瑞士國籍。他們剛到達美國時,愛因斯坦一家受到警告,
有些人則躲藏起來。但是仍有數(shù)百萬的猶太人被成群地趕進運牲口的卡車并送往集中營,他們在那里遭受折磨、忍饑挨餓或者被迫做苦工,直至他們垮掉和死去。在1933年至 1945年納粹統(tǒng)治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1320424.html
相關閱讀:物理學家:卡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