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yù),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 韓柳。
二、語音:
駢死(pian)槽櫪(cao)(li)粟(su )外見(xian )祗( zhǐ)石(dan)一食(shi) 食(si)馬者而食(si)也
三、重點詞語解釋
1、馬之千里者 之:助詞,無義 2、世有伯樂 伯樂:擅長相馬之人,本文指識別人才的人
3、然后有千里馬 千里馬:日行千里的馬,本文指人才 4、祗辱于奴隸之手 祗:只是 辱:辱沒
5、駢死于槽櫪之間 駢:兩馬并駕 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 6、不以千里稱也 以:憑,憑借 稱:著稱
7、一食或盡粟一石 一食:吃一頓 盡:吃完 8、才美不外見 才:才能,美好的素質(zhì)
9、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樣 10、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有時
11、策之不以其道 道:方法,正確的方法 12、食之不能盡其材 盡:竭盡
13、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鳴:馬鳴叫 通:通曉 14、執(zhí)策而臨之 臨:面對
15、其真不知馬也 知:識別,了解
四、特殊字
(一)、通假字
①食馬者(食,通飼,喂。)
②才美不外見(見,通現(xiàn)。)
③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
④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dāng)于嗎。)
(二)詞類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馬鞭子。這里用作動詞,用鞭子打的意思。)
2.食之不能盡其材(盡,動詞使動用法,使盡。)
五、重點語句翻譯
1一食或盡粟一石。譯:一頓有時要吃掉一石糧食
2、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世上有(會相馬的)伯樂,然后才能發(fā)現(xiàn)千里馬。
3、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千里馬叫喚的時候,馬夫卻不能通曉它叫的意思
4、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千里馬常有,然而會挑選千里馬的伯樂卻不常有。
5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養(yǎng)它。或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來喂養(yǎng)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323397.html
相關(guān)閱讀:《預(yù)浩造塔》閱讀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越王句踐①反國,”比較閱讀答案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曹劌論戰(zhàn)》《商鞅變法》比較閱讀答案
《孔子馬逸》翻譯及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