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嗣成《錄鬼簿序》原文及翻譯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文言文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①賢愚壽夭,死生禍福之理,固兼乎氣數(shù)而言,圣賢未嘗不論也。蓋陰陽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順受其正,又豈有巖墻①桎梏之厄哉?囗,人之生斯世也,囗知以已死者為鬼,囗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罌飯囊,或醉或夢,塊然泥土者,則其人雖生,與已死之鬼何異?此曹固未暇論也。其或稍知義理,口發(fā)善言,而于學(xué)問之道甘為自棄,臨終之后,漠然無聞,則又不若塊然之鬼之愈也。
    ②予嘗見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間耳。獨(dú)不知天地開辟,亙古迄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則?圣賢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在方冊者,日月炳煥,山川流峙,及乎千萬劫無窮已,是則雖鬼而不鬼者也。余因暇日,緬懷故人,門第卑微,職位不振,高才博識,俱有可錄,歲月糜久,淹沒無聞,遂傳其本末。復(fù)以前乎此者,敘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學(xué)之士,刻意詞章,使水寒乎冰,青勝于藍(lán),則亦幸矣。名之曰《錄鬼簿》。
    ③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得以傳遠(yuǎn),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學(xué),以為得罪于圣門者,吾黨且啖蛤蜊,別與知味者道。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略有刪)
【注釋】①巖墻:牢獄的石墻。

譯文:
    賢者愚者長壽早夭,死生禍福的道理,原本就有命運(yùn)氣數(shù)的說法,古代圣賢也曾有所論及。大概是說陰與陽的消退和增長,就如同人與鬼之間的生死之別,人們?nèi)绻滥切┯嘘P(guān)生死的道理,就會順從天命,接受正常的命運(yùn),又怎么會有立于危墻或身陷囹圄這樣厄運(yùn)的感嘆呢?雖然這樣,那么,人們生活在這個世上,只會把已經(jīng)死了的人當(dāng)作是鬼,而不知還有未死之人其實(shí)也是鬼,如果這些酒囊飯袋,醉生夢死,(渾渾噩噩)像泥石土塊一般沒有知覺,那么這樣的人即使活著,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又有什么兩樣?這本來就不待多言。其他有的人稍稍知道些道理,嘴里總是說著所謂的善言,但對于學(xué)問方面的道理,甘愿自暴自棄,死了之后,湮滅不被后人所知曉,那么這又不比泥石土塊般的死鬼更甚(好)一些。  
    我曾經(jīng)見過一些未死的人間之鬼去憑吊那些已死的陰間之鬼,沒有好好想一想這中間的道理,只不過就是這么一點(diǎn)兒區(qū)別罷了。唯獨(dú)不知道開天辟地,從古自今,人間自有不死之鬼存在,什么原因呢?圣賢般的君臣,忠孝兩全的讀書人,載入史冊的小的善舉或大的功業(yè),如日月昭然,如山川流逝聳立,乃至千萬年不會窮盡,這就是雖屬陰間之鬼卻不被視作鬼的原因。我在閑暇的時候,懷想過去之人(戲曲家),他們門第低微,職位不顯,可才識卓越,處處都有可書可寫之處,但隨著時光流逝越久,其事跡越被湮滅埋沒不為后人所聞,于是記述其事跡的原委,附以劇目作為紀(jì)念;再把先于此前的(戲曲家)也記述其姓名,錄其作品,希望那些初學(xué)之人,多多留意他們的詞采文章,能夠青出于藍(lán),超出前人,那也是萬幸的了。因此,這本書取名為《錄鬼簿》。 
    唉!我其實(shí)也是人間之鬼呀!倘使我能讓已死和未死之鬼,成為人間不死之鬼得以流傳長遠(yuǎn),我又是何等幸運(yùn)啊!至于那些所謂的高尚的人,深諳性理學(xué)問,認(rèn)為我有悖于圣人法門,離經(jīng)叛道,我們將不屑與之理論,自會另與深解其味的人述說。至順元年庚午歲七(甲申)月二十二日,古汴州鍾嗣成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337015.html

相關(guān)閱讀:《新唐書?趙憬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