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之盆地特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八年級地理之盆地特點】,盆地,由于陸-陸碰撞,在俯沖板塊上產生的擾曲盆地,常由被動大陸邊緣裂谷盆地演化而來.盆地充填具有雙層結構。

  一是盆地縱向含油層系多,油藏埋深跨度大。從太古界、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到新生界遼河盆地共發(fā)現(xiàn)19套含油層系,油藏埋深從550米到4050米,是典型的小而肥的復式油氣區(qū)。二是盆地經(jīng)歷多期構造運動,斷裂發(fā)育,構造復雜。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認識,僅盆地陸上就發(fā)育一級斷層8條,二級斷層20條,三級斷層400余條,四級斷層1200條以上,形成三凸四凹7個一級構造單元,35個二級構造單元,83個三級構造單元,800多個四級斷塊,是典型的復雜斷塊油藏。

  三是儲層類型多,物性變化大,非均質嚴重,儲層巖性以正常沉積的各種類型的砂巖為主,也有火山巖、碳酸鹽巖和變質巖等特殊巖性油藏,儲層空間類型多樣,儲層孔隙度從3%到35%,且受沉積等因素影響,儲層非均質嚴重。

  五是油品類型多,原油物性變化大。有凝析油、稀油、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和高凝油。通過30多年的開發(fā),遼河盆地已經(jīng)成為國內最大的稠油和高凝油生產基地。

  六是稠油埋藏普遍較深,其中埋深1300米至1880米的超深層儲量為3.35億噸,占稠油動用儲量的42.2%,埋深在900米至1300米的深層儲量為2.91億噸,占稠油動用儲量的36.7%。

  總結:在盆地發(fā)育的整個過程中,可能區(qū)域構造背景及板塊構造位置的變化而使盆地的動力學性質發(fā)生變化或轉變,形成多期盆地的復合、疊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34432.html

相關閱讀:世界地理試題之北京時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