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轉變課程觀】,課程是學校教育中為所有學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人類知識和經驗的總和,課程知識教學的一部分。
轉變課程觀,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
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教學計劃、教材、教參等文本,更是“體驗課程”——教師與學生切實體驗到、感受到、領悟到、思考到的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的過程。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和學生并不是外在于課程的,而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課程的主體,是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共同參與了課程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造。教學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zhí)行的過程,更是課程創(chuàng)生與開發(fā)的過程。這樣,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地融為一體,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新課程理念下,教材只是課程的一部分。教材是語文教學的一種載體,是學生學習的材料。這只是“一杯水”,還有大量可讀的“江河湖海”。如果不能理解新的大課程觀,也就割斷了“一杯水”和“江河湖海”的密切關聯。葉圣陶先生在幾十年前就曾指出: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自己束縛在教科書中,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科書去教,要體現大課程觀,而不是去教教科書,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
總結:教師再教教教材時不應該一味的教教科書,而是要變通方法,讓學生學得更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38656.html
相關閱讀:名師教你語文復習跳出如何“題! 提高應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