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關于城市化的試題】,某國家城市化水平與人均gdp逐年增長狀況及國與國比較,認識各國發(fā)展的差異
讀下列國家城市化水平與人均gdp(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得出)水平統(tǒng)計圖(圖4),完成(1)~(3)題。
。1). 圖中反映的城市化與人均gdp的關系是
a. 不同發(fā)展階段,城市化水平與人均gdp水平相互影響的程度不同
b. 某階段人均gdp水平與城市化水平呈負相關 c. 城市化發(fā)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動力
d. 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發(fā)展速度越快
。2). 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圖中四個國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長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a. 印度 b. 中國 c. 日本 d. 德國
。3). 與其他三個國家相比,中國的城市化
a. 發(fā)展水平較高 b. 應加快發(fā)展 c. 發(fā)展速度最快 d. 應限制發(fā)展
分析:通過“城市化水平與人均gdp水平”各國的變化說明兩者的相關性,
橫向為發(fā)展變化,縱向為比較各國的水平差異。透過差異分析原因。
答案:(1). a (2). c (3). b
總結:分析說明某種地理事物內部結構的變化與原因。——用橫坐標表示年份、豎坐標用百分比的值表示某種能源、某項產(chǎn)業(yè)、某種水源補給形式占總結構中的比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48531.html
相關閱讀: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澳大利亞種植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