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卷分析之懷丙】,宋代河中府有一座浮橋,用八頭鐵鑄的牛來固定著它,一頭鐵牛將近幾萬斤重。
宋河中府浮梁①,用鐵牛八維之,一牛且數(shù)萬斤。治平②中,水暴漲絕梁,牽牛③沒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懷丙④以二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大木為權(quán)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zhuǎn)運使張燾以聞,賜之紫衣⑤。
(李贄《初潭集》)
【注釋】
、俑×:浮橋。②治平:北宋英宗年號(1064~1067)。③牽牛:牽動鐵牛。④僧懷丙:和尚,名叫懷丙。⑤紫衣:唐宋時期,三品以上大官官
服規(guī)定為紫顏色,賜紫衣表示恩寵。
【練習(xí)】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1)用鐵牛八維之( )
(2)一牛且數(shù)萬斤( )
(3)募能出之者( )
(4)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參考答案】
1.(1)固定;連接,系 (2)將近 (3)使之出,使動用法 (4)填滿 2.宋英宗治平年間,洪水暴漲把浮橋沖斷,牽動鐵牛沉入河底,河中府招募有辦法打撈鐵牛的人。真定有個名叫懷丙的和尚,用兩只大船填滿土石使船沉入水底,把鐵牛用繩子綁在兩只大船之間的橫木上,慢慢地去掉船上的土石,船浮出水面,鐵牛被打撈出來。
總結(jié):真定有個名叫懷丙的和尚,把兩只大船填滿土石,把鐵牛用繩子綁在兩只大船之間的橫木上,慢慢地去掉船上的土石,船浮出水面,鐵牛被打撈出來。轉(zhuǎn)運使張燾把這件事匯報給朝廷,皇上賜給懷丙和尚一件紫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62225.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語文新課程標(biāo)準(zhǔn)之閱讀教學(xué)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