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初中生物教材中設置了21個探究性實驗和79個課外探究實驗,因此,探究性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

  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

  在探究性實驗的教學實踐中,我也深刻體會到:學生自己帶著疑問,自己動手進行觀察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去探究、發(fā)現(xiàn)、獲得新知識,既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徑,又能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那么在教學中,怎樣才能將探究學習真正落實到位?以下我就在探究性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嘗試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動手激趣,重視第一個探究性實驗

  七年級上冊教材共有探究性活動57個,本冊教材安排了6個比較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每個探究基本上都包含了科學探究的6個步驟。由于探究的內(nèi)容不同,各個探究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訓練和探究技能訓練的側(cè)重點不一樣。本書第一個探究是“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這個實驗無論是知識背景還是材料用具對七年級學生來說都沒有難度,組織實驗也不受實驗器材和裝備的影響。從實驗設計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學生嚴格按科學探究的七個步驟去一一完成,而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重點理解變量和初中階段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只允許出現(xiàn)一個變量。 在教學中個人認為,教師在實驗中無論學生選擇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溫度、濕度)中的哪一個因素進行探究都是可以的,設計的實驗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讓不同的組探究不同的變量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不僅

  發(fā)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的實驗興趣。為使實驗設計更加完善,教師及時給予點撥:(1)需要做對照實驗嗎?需要探究幾個變量?這么多變量需要設計幾組對照實驗?要幾個實驗裝置?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么?然后教師講解探究實驗重點在于控制變量法,每一組對照實驗只能控制一個變量,其余條件都相同。這次活動需要較長的觀察時間,教師要有耐心,要安排足夠的時間。這樣,一則學生有成功感;二則可讓學生體驗探究的基本過程,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授人以漁,規(guī)范探究性實驗的基本程序

  無論學習什么,方法最重要,探究性實驗亦如此。教材專門安排了《探索生命的方法》這節(jié)內(nèi)容,編排了實驗法研究的示例——“蛆是從哪兒來的”,并歸納出實驗法研究的七個步驟。本人認為,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只注重七個步驟的記憶而忽略七個步驟之間的因果關系和思維順序,不能只注重探究過程的完整性而忽略各步驟的獨立性。

  所以在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本人重點結合已做過的探究性實驗“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比對課本示例,完善“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一節(jié)中探究性實驗的基本程序,從而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維順序。要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維順序,本人有意識地設計了針對思維操作技能的強化訓練。也就是說,在教學中不急于讓學生一下子設計出完整的探究性實驗,這樣不僅可以分散教學難點,而且可以排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在實際教學中,本人感覺到實驗設計對于學生來說是最難的,而明確實驗變量是實驗設計的關鍵,也是學生實驗設計的難點。

  本人根據(jù)課本中提供的不同的探究實驗,使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實驗變量確定的方法,總結實驗變量確定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從實驗目的獲取。如: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變量是什么?(光)

  方法二:分析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推出。如:觀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首先演示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分別泡在濃糖水和清水中的蘿卜條所呈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浸在不同溶液中的蘿卜條會出現(xiàn)不同的變化?如果將已經(jīng)皺縮變軟的蘿卜條放在清水中,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濃糖水和清水有何區(qū)別?蘿卜條的細胞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如何解釋這些現(xiàn)象?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實驗原理是細胞吸水或細胞失水,找出實驗變量——細胞外界溶液的濃度,主要在實驗設計中理解“什么是對照”、“什么是干擾因素”、“如何巧妙地設置對照組”、“如何避免干擾因素對實驗結果產(chǎn)生影響”等關于科學探究實驗的設計方法和思路。掌握了實驗設計的關鍵,一舉突破了實驗設計的難點,所以對緊接其后的探究性實驗起到了“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三、科學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沒有探究,就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訓練,就不能形成能力。真正要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必須在生物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訓練。

  1.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實驗,從感性認識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學中,可根據(jù)實驗的目的改變實驗材料或重新設計。如“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這一實驗的目的是要學生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是淀粉,實驗中增加將天竺葵的葉片與銀邊天竺

  葵葉片直接進行對比實驗,用淀粉的產(chǎn)生部位同時也證明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2.以試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探究思維訓練,從理性認識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目前,圍繞學生探究能力訓練的試題不少,選擇與學生已有的學科知識為背景的探究試題效果更好,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熟悉的生物學知識、事實和材料為背景編制訓練題。 在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實驗的教學無疑是對生物教師提出的一個更高要求。

  只要我們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從第一個探究性實驗開始重視,以方法入手,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多創(chuàng)設探究思維訓練情境,學生才能在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完善生物學知識體系,才能使探究性實驗的教學充滿活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64238.html

相關閱讀:對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