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題之原性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閱讀題之原性】,中國唐代韓愈關(guān)于人性論的代表作。凡‘性與情’,皆有上、中、下三品也,其可移還是不可移就見仁見智了。

  性也者,與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其所以為性者五:曰仁、曰禮、曰信、曰義、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則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視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懼、曰愛、曰惡、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動而處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與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視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茍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惡;揚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惡混。夫始善而進惡,與始惡而進善,與始也混而今也善惡,皆舉其中而遺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魚之生也,其母視之,知其必以賄死;楊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聞其號也,知必滅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無災(zāi),其始匍匐也,則岐岐然、嶷嶷然;文王之在母也,母不憂,既生也,傅不勤,既學也,師不煩。人之性果惡乎?堯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習非不善也,而卒為奸;瞽瞍之舜、鯀之禹,習非不惡也,而卒為圣。人之性善惡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舉其中而遺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則性之上下者,其終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學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則孔子謂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異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雜佛老而言也。雜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異!

  總結(jié):情與性的品級正相對應(yīng)!对浴烦姓J人可以有適當?shù)那橛磳Ψ鸾痰臏缜橐娦灾鲝,在當時具有積極的意義。但他認為性“與生俱生”,上、下品都是“不移”,是先驗論的觀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64762.html

相關(guān)閱讀:北師大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賈蕓謀差》同步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