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之苔原氣候】,苔原氣候區(qū)夏季短暫,在地表生長出苔蘚和地衣等植物,間或有一些低矮耐寒的灌木叢。景觀為苔原景觀。
苔原氣候是極地氣候帶的氣候型之一。多分布在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北部。全年氣候寒冷,最熱月氣溫在0~10℃之間,全年都是冬季。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大部分降水是雪,部分冰雪夏季能短期溶解。相對溫度大,蒸發(fā)量小,沿岸多霧。因為溫度低,樹木已經(jīng)絕跡,只有苔蘚、地衣類植物可以生長。
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tuán)與北極氣團(tuán)的支配。年平均溫度低于0℃,最熱月平均溫度雖然高于0℃,但仍然低于0℃,這是它分別與永凍氣候及冬寒常濕氣候相區(qū)別的指標(biāo)。這種氣候條件下只能生長低等植物的苔原群落,故以它命名。夏季有時日最高氣溫可升至15--18℃,但每月都有霜凍。冬季漫長,白晝短,極端最低溫度可達(dá)-40~-45℃。年降水量一般都不到350mm,主要為氣旋性風(fēng)暴。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瀕臨北冰洋的大陸沿岸,其南部與冬寒常溫氣候相接。南半球因相應(yīng)的緯度為大洋所圍繞,除個別島嶼外,基本不存在苔原。但是在一些高原上也存在苔原氣候。
總結(ji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瀕臨北冰洋的大陸沿岸,其南部與冬寒常溫氣候相接。南半球因相應(yīng)的緯度為大洋所圍繞,除個別島嶼外,基本不存在苔原氣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182298.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地理課堂探究式模式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