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初中地理的過程中,除要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認真、扎實地理解掌握 好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弄清各部分內(nèi)容的知識要點及其相互聯(lián)系外,還要學以致用,重視對地理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基本規(guī)律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運用,做到能解釋有關(guān)的地理現(xiàn)象,回答有關(guān)的地理問題, 進而使自己的地理能力得到較快的提高,智力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學習和復習過程中,運用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要形式是進行練習,完成作業(yè) ,參加考試,解答各種類型的地理問題。怎樣才能迅速、準確、完善地解答好各類地理問題呢?這就需要我們 了解并掌握解答各類地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適當加強解題訓練,逐步提高解題能力。
下面介紹一些提高地理解題能力的途徑、主要的地理題型及解題的思路與方法,最后還附三套綜合訓練題 以讓學生進行解題訓練。
一、提高地理解題能力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1、書圖并重,狠抓“雙基”,掌握要點――這是提高解題能力的前提條件
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xiàn)象,都離不開空間地域分布,能不能掌握地理分布知識,是能不能學好地理的關(guān)鍵 所在。地理分布知識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地圖來反映的,地圖和地理教科書一樣,包含有極其豐富的地理“雙基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知識,許多地理試題和練習題,都直接或間接地同地圖知識有聯(lián)系。因此,在學習 和復習地理時,必須書圖并重,既要熟悉、理解教科書對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xiàn)象是怎樣描述、分析、概括的 ,又要了解它們的分布在地圖上是怎樣表示的,并將二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在腦海里形成各種地理事物區(qū)域分 布的輪廓圖,從而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明確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分布規(guī)律 、形成原因等要點,并力求做到十分熟悉。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 正確地解答填圖、讀圖及其他各類地理問題。
例如:只有當你書圖(如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結(jié)合進行復習,掌握了影響氣候的各種因素和世界各主要 氣候類型的特點、分布規(guī)律及形成原因等基礎知識要點,同時又掌握了氣溫、降水等各種氣候資料、圖表的含 義、制作與使用方法等基本技能,才有可能根據(jù)有關(guān)的氣候資料、氣候圖表(如各月或一、七月和全年氣溫、 降水數(shù)字資料,各月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分配柱狀圖等)或某地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特點等,對其氣 候類型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解答來。否則,是不可能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05511.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之熱帶鋒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