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上冊之鱗的作用】,在表皮與真皮之間,或者真皮中有很多鱗片,魚鱗是魚類特有的皮膚衍生物,由鈣質(zhì)組成,被覆在魚類體表全身或部分。
①作為一層外部骨架,鱗既可以使魚體保持一定的外型,又可減少與水的摩擦。
②為魚體提供了一道保護屏障,使它與周圍的無數(shù)微生物隔絕,有效地避免感染和抵抗疾病。
、墼隰~肚部的鱗,能反射和折射亮光,猶如一面鏡子,從而使底下兇猛的水生動物眩目,產(chǎn)生天水一色,不辨物體,成為天然的偽裝。
此外,生物學家根據(jù)鱗片上環(huán)生的年輪(每輪表示過一冬),判知魚的年齡;亦可較為正確地掌握其生長、死亡率及健康狀況。
魚類身體兩側大都有一條或數(shù)條從單獨小窩演變成為一條管狀的線,稱為側線鱗,每片側線鱗有側線孔,能感受水的低頻率振動。硬骨魚的鱗片通常根據(jù)其數(shù)目、大小、排列形狀來鑒定魚種,記載鱗片數(shù)目的排列方式,常用一個帶分數(shù)式來表示,稱為鱗式:例如鯽魚的鱗式為28一30表示鯽魚的側線鱗為28至30片,側線上鱗為5至6片,側線下鱗為5至7片。
總結:頷鱗即魚下巴到肚檔連接處的鱗。這部分的鱗因為要保護魚的心臟,所以牢固地緊貼皮肉,鱗片碎小,不易被發(fā)現(xiàn),卻是導致成菜后魚腥的主要原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07470.html
相關閱讀:初二生物上冊知識點之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