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基礎知識之諸葛亮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之諸葛亮】,《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zhàn)略構想。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fā)明家、文學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死后追謚忠武侯,被后世稱為“智圣”,后來東晉政權推崇諸葛亮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后出師表》(存疑,疑為后人所作)、《誡子書》等。曾發(fā)明木牛流馬等,并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fā)。死于寶雞岐山五丈原。

  諸葛亮在后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贊諸葛亮: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1]郭沫若稱其“千古賢相,智慧化身;忠義之士,悲劇英雄。”

  總結:連魯迅也對他所評價“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被描繪為能呼風喚雨,預卜先知的奇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29766.html

相關閱讀:初一學習方法: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