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之得道多助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三語文總結之得道多助】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必陷于孤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環(huán)⑨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④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⑥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⑦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⑩,親戚畔⑧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總結:孟子繼承孔子的學說,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人與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君主要“與民同樂”,他希望人們能安居樂業(yè),生活有保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36478.html

相關閱讀: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之生于憂患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