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題及答案分析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閱讀題及答案】大家常會遇到的問題是: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月亮是別在鄉(xiāng)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夠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爾看到遠(yuǎn)遠(yuǎn)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無數(shù)路燈之中,磨損于各種噪音之中,稍縱即逝在叢林般的水泥高樓之間,不過像死魚眼睛一只,丟棄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歷,即記錄太陽之歷;鄉(xiāng)下人不得不使用陰歷,即記錄月亮之歷。哪怕是最新潮的農(nóng)村青年,騎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機,脫口而出還是冬月初一臘月十五之類的記時之法,同他們抓泥捧土的父輩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別的什么——他們即使全部生活都現(xiàn)代化了,只要他們還身在鄉(xiāng)村,月光就還是他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飄搖的月光,溪流上跳動的月光,樹林剪影里隨著你前行而同步輕移的月光,還有月光牽動著的蟲鳴和蛙鳴,無時不在他們心頭烙下時間感覺。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沒有月光的人,因此幾乎沒有真正的夜晚,已經(jīng)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無眠白天與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覺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長白天之后來到了一個真正的夜晚,看月亮從樹蔭里篩下的滿地光斑,明滅閃爍,聚散相續(xù);聽月光在樹林里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仫h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嘩啦嘩啦地?fù)頂D。我熬過了漫長而嚴(yán)重的缺月癥,因此把家里的涼臺設(shè)計得特別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盤,把一片片月光貪婪地收攬和積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沒一下地?fù)浯蛑焉龋稍谥翊采想S著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書里說過的,我伸出雙手,看見每一道靜脈里月光的流動。

  盛夏之夜,只要太陽一落山,山里的暑氣就消退,遼闊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來的一陣陣陰涼,有時能逼得人們添衣加襪,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在這時候出現(xiàn)了,媽媽或奶奶講述的牛郎織女也在這時候出現(xiàn)了,銀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霧,無限深廣的宇宙和無窮天體的奧秘嘩啦啦垮塌下來,把我黑古隆冬地一口完全吞下。我是躺在涼臺上嗎?也許我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騰?也許我是一個無知無識的嬰兒在荒漠里孤單地迷路?也許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絕對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見和盤問?……

  我突然明白了,所謂城市,無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沒有上帝召見和盤問的地方。

  山谷里一聲長嘯,大概是一只鳥被月光驚飛了。

  1.怎樣理解“月亮是別在鄉(xiāng)村的一枚徽章”在文中的含意?(6分)

  “月亮是別在鄉(xiāng)村的一枚徽章”一句的含意是,作者認(rèn)為城里面無數(shù)的燈光將月光的遮住了,月亮就像“死魚的眼睛”。而鄉(xiāng)村的月亮是農(nóng)民生活的一部分,用陰歷記時,禾苗、水面、樹林,月亮在鄉(xiāng)下人生活中無處不在。

  2.請概括說明“城里的月亮”與“鄉(xiāng)村的月亮”之間的差別。(4分)

  “城里的月亮”因為無數(shù)路燈光的映襯,磨損于各種噪音之中,稍縱即逝在叢林般的水泥高樓之間,不過像死魚眼睛一只,丟棄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鄉(xiāng)下的月亮”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記時功能。

  3.作者認(rèn)為“我突然明白了,所謂城市,無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沒有上帝召見和盤問的地方”。結(jié)合全文,請分析、評價作者的觀點。(6分)

  這一句話是承接上一段,作者躺在竹床上,面對浩瀚無邊的天空,遐想到“童年”“媽媽和奶奶講的故事”,以及對于“宇宙天體奧秘”“我是誰”“我來自哪里”“我將往何處去”等一系列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這些“遐想”“追問”只有在鄉(xiāng)野的月亮下才會發(fā)生,城市里面嘈雜的噪音,叢林般的水泥高樓,是不會出現(xiàn)“遐想”與“追問”的。正是在于鄉(xiāng)野的對比中,作者認(rèn)為城市是“沒有上帝召見和盤問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厭惡城市嘈雜的、沒有詩意的生活,向往鄉(xiāng)野寧靜、充滿詩意的生活。

  老師為大家整理了套路的回答: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lǐng)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等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39813.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語文成語的使用基礎(chǔ)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