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知識點總結之周公旦生平影響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三語文總結之周公旦生平影響】,周公是中國古代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同時又是中國古代教育開創(chuàng)時期的杰出代表。

  周公,生卒年不詳,是西周初年著名政治思想家、教育家,西周開國君主周文王的第 4 子、周武王之弟,姓姬名旦,又稱叔旦,謚文公。因其采邑在周地(今陜西岐山),故稱“周”。又因其為太傅,系三公之一,故尊稱為周公。曾先后輔助周武王滅商、周成王治國。其政績,《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wèi),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在武裝鎮(zhèn)壓商紂王子武庚、周武王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及東方各國武裝反叛以后,“制禮作樂”,制定和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種制度,使西周奴隸制獲得進一步的鞏固。

  自春秋以來,周公被歷代統(tǒng)治者和學者視為圣人?鬃油瞥缰芄,向往周公的事業(yè),盛贊周公之才,贊嘆“周公之才之美”①,“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②孟子首稱周公為“古圣人”,將周公與孔子并論,足見尊崇之甚。荀子以周公為大儒,在《儒效》篇中贊頌了周公的德才。漢代劉歆、王莽將《周官》改名《周禮》,認為是周公所作,是其致西周于太平盛世之業(yè)績,將周公的地位駕于孔子之上。唐代韓愈為辟佛老之說,大力宣揚儒家道統(tǒng),提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統(tǒng)序。自此以后,人們常以周孔并稱,在教育上則有“周孔之教”的概念。總之,言孔子必及周公,這是古代尊崇周公的情況。這種尊崇除了政治上的某種需要之外,其主要方面則反映了古人對西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珍視,以及對周公這位偉人的真誠敬仰。這在歷史上曾經為弘揚、繼承、發(fā)展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教育起過積極作用。

  總結:孔子和周公在教育思想上存在著淵源關系,在教育實踐上也存在著繼承關系。他對中國古代教育的發(fā)展曾經起過巨大作用。周公則是中國古代教育的偉大開創(chuàng)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40477.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并列式組合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