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酸跟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yīng),叫做中和反應(yīng)。
(2)實質(zhì):酸中的氫離子與堿中的氫氧根離子作用生成水的過程。
概念理解:
①中和反應(yīng)一定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yīng)不一定是中和反應(yīng)。如Fe2O3+6HCl==2FeCl3+3H2O不是中和反應(yīng)
②中和反應(yīng)一定是復(fù)分解反應(yīng),但復(fù)分解反應(yīng)不一定是中和反應(yīng)。二者的關(guān)系是復(fù)分解反應(yīng)包含了中和反應(yīng)。
探究中和反應(yīng)是否發(fā)生的方法:
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yīng)叫中和反應(yīng),中和反應(yīng)一般情況下沒有明顯的外觀現(xiàn)象【H2SO4+ Ba(OH)2==BaSO4↓+2H2O除外】。
探究酸堿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的方法有以下幾種(以HCl和NaOH反應(yīng)為例):
1. 指示劑法。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yīng)。
2. pH試紙法。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多次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 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yīng)。
3. 熱量變化法。化學反應(yīng)通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所以可借助反應(yīng)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yīng)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yīng)。
中和反應(yīng)的應(yīng)用:
①改變土壤的酸堿性根據(jù)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yīng),在土壤中加人適量酸性或堿性物質(zhì),調(diào)節(jié)土壤的酸堿性,以利于植物生長。如: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造成的酸雨,導(dǎo)致一些地方的土壤顯酸性,不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人們通常向土壤中撒適量熟石灰中和其酸性。
②處理工廠的廢水工廠里排出的廢水有一些顯酸性或堿性,直接排放會對水體和環(huán)境造成污染。通常在排出的廢水中加入適量的堿性或酸性物質(zhì)中和。如:廢水中含有硫酸可向其中加人適從熟石灰,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4+Ca(OH)2==CaSO4+2H2O。
③用于醫(yī)藥人體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過多,會造成消化不良,甚至會產(chǎn)生胃病,通常服用呈堿性的物質(zhì)來消除癥狀,如氫氧化鋁,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3HCl+Al(OH)3== AlCl3+3H2O。被蚊蟲叮咬(蚊蟲能分泌出蟻酸)后,可在患處涂上顯堿勝的物質(zhì),如:NH3?H2O。
相關(guān)初中化學知識點:酸的性質(zhì)
定義:
化學上是指在溶液中電離時陽離子完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劑反應(yīng)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
(2)跟活潑金屬(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比氫強的金屬)發(fā)生置換反應(yīng)酸+金屬=鹽+氫氣 例:2HCl+Fe=FeCl2+H2↑
(3)跟堿性氧化物反應(yīng)酸+堿性氧化物→鹽+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鹽反應(yīng)酸+鹽→新酸+新鹽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可溶性堿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酸+堿→鹽+水 2HCl+Ba(OH)2=BaCl2+2H2O
常見酸的性質(zhì):
(1)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是一種混合物。純凈的鹽酸是無色的液體,有刺激性氣味。
工業(yè)濃鹽酸因含有雜質(zhì)(Fe3+)帶有黃色。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打開濃鹽酸的瓶蓋在瓶口
立即產(chǎn)生白色酸霧。這是因為從濃鹽酸中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氣體跟空氣中水蒸汽接觸,形
成鹽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氣中形成酸霧。
(2)硫酸是一種含氧酸,對應(yīng)的酸酐是SO3。純凈的硫酸是沒有顏色、粘稠、油狀的液體,不易揮發(fā)。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濃硫酸除去具有酸的通性外,還具有三大特性:
①吸水性: 濃H2SO4吸收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H2SO4?nH2O),并放出大量熱,所以濃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劑。
②脫水劑: 濃硫酸可將有機化合物中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構(gòu)成(H:O=2:1)奪取而使有機物脫水碳化。紙、木柴、衣服等遇濃硫酸變黑,這就是因為濃硫酸的脫水性使其碳化的緣故。
③強氧化性:
在濃硫酸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H+,H2SO4分子具強氧化性。
濃硫酸可使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氫后面的一些金屬溶解,可將C、S等非金屬單質(zhì)氧化,而濃硫酸本身還原成SO2。但是,冷的濃硫酸不能與較活潑的金屬Fe和Al反應(yīng)。原因是濃硫酸可以使Fe和Al的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里面的金屬與濃硫酸繼續(xù)反應(yīng),這種現(xiàn)象在化學上叫鈍化。由于濃硫酸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我們往蔗糖上滴加濃硫酸,會看到蔗糖變黑并且體積膨脹。又由于濃硫酸有吸水性,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所以,往濃鹽酸中滴加濃硫酸會產(chǎn)生大量酸霧,可用此法制得氯化氫氣體。
(3)硝酸也是一種含氧酸,對應(yīng)的酸酐是N2O5,而不是NO2。
純凈的硝酸是無色的液體,具有刺激性氣味,能揮發(fā)。打開濃硝酸的瓶蓋在瓶口會產(chǎn)生白色酸霧。濃硝酸通常帶黃色,而且硝酸越濃,顏色越深。這是因為硝酸具有不穩(wěn)定性,光照或受熱時分解產(chǎn)生紅棕色的NO2氣體,NO2又溶于硝酸溶液中而呈黃色。所以,實驗室保存硝酸時要用棕色(避光)玻璃試劑瓶,貯存在黑暗低溫的地方。硝酸又有很強的腐蝕性,保存硝酸的試劑瓶不能用橡膠塞,只能用玻璃塞。
硝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不管是稀硝酸還是濃硝酸都具有強氧化性。硝酸能溶解除金和鉑以外的所有金屬。金屬與硝酸反應(yīng)時,金屬被氧化成高價硝酸鹽,濃硝酸還原成NO2,稀硝酸還原成NO。但是,不管是稀硝酸還是濃硝酸,與金屬反應(yīng)時都沒有氫氣產(chǎn)生。較活潑的金屬鐵和鋁可在冷濃硝酸中鈍化,冷濃硝酸同樣可用鋁槽車和鐵罐車運輸和貯存。硝酸不僅能氧化金屬,也可氧化C、S、P等非金屬。
濃H2SO4為什么能做干燥劑:
因為濃H2SO4有強烈的吸水性,當它遇到水分子后,能強烈地和水分子結(jié)合,生成一系列水合物。這些水合物很穩(wěn)定,不易分解,所以濃H2SO4是一種很好的干燥劑,能吸收多種氣體中的水蒸氣,實驗室常用來干燥酸性或中性氣體。如:CO2,SO2,H2,O2可用濃H2SO4干燥,但堿性氣體如:NH3不能用濃H2SO4來干燥。
為什么濃H2SO4能用鐵槽來運輸:
當鐵在常溫下和濃H2SO4接觸時,它的表面能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這層氧化膜能阻止?jié)釮2SO4;對鐵的進一步腐蝕,這種現(xiàn)象叫鈍化。
活潑金屬能置換出濃H2SO4中的氫嗎?
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活潑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而濃H2SO4和稀H2SO4的性質(zhì)不同,活潑金屬與濃H2SO4反應(yīng)時,不能生成氫氣,只能生成水和其他物質(zhì),因為它具有強氧化性。
敞口放置的濃硫酸.濃鹽酸.濃硝酸的變化:
酸的名稱 | |||||
濃鹽酸 | 揮發(fā)性 | 變小 | 不變 | 變小 | 變小 |
濃硫酸 | 揮發(fā)性 | 變小 | 不變 | 變小 | 變小 |
濃硝酸 | 吸水性 | 不變 | 變大 | 變大 | 變小 |
胃酸:
在人的胃液里,HCl的溶質(zhì)質(zhì)最分數(shù)為0.45%? 0.6%,胃酸是由胃底腺的壁細胞分泌的。它具有以下功能:
(1)促進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使蛋白質(zhì)在人體內(nèi)容易被消化,吸收;(2)使二糖類物質(zhì)如蔗糖、麥芽糖水解;(3)殺菌。
酸的分類和命名
1.酸根據(jù)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可以分為含氧酸和無氧酸。如:鹽酸(HCl)屬于無氧酸,硫酸(H2SO4)、硝酸(HNO3)屬于含氧酸。
2.酸還可以根據(jù)每個酸分子電離出的H+個數(shù),分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如:每分子鹽酸、硝酸溶于水時能電離出一個H+,屬于一元酸;每分子硫酸溶于水時能電離出兩個H+,屬于二元酸。
3.無氧酸一般從前往后讀作“氫某酸”。如:HCl讀作氫氯酸(鹽酸是其俗名),H2S讀作氫硫酸。
4.含氧酸命名時一般去掉氫、氧兩種元素,讀作 “某”酸。如:H2SO4命名時去掉氫、氧兩種元素,讀作硫酸,H3PO4讀作磷酸。若同一種元素有可變價態(tài),一般低價叫“亞某酸”。如:H2SO3讀作亞硫酸,HNO2讀作亞硝酸。
相關(guān)初中化學知識點:堿的性質(zhì)
堿的定義:
堿是指在溶液中電離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堿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gòu)成,可用通式R(OH)n表示。從元素組成來看,堿一定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常見的堿:
(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屬于堿。除這兩種堿外,常見的堿還有氫氧化鉀(KOH)、氨水(NH3?H2O)、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中的氫氧化鋁[Al(OH)3)。
(2)晶體(固體)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表而潮濕而逐步溶解的現(xiàn)象叫做潮解。氫氧化鈉、粗鹽、氯化鎂等物質(zhì)都易潮解,應(yīng)保存在密閉干燥的地方。同時稱量 NaOH固體時要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紙上,防止 NaOH固體潮解后腐蝕天平的托盤。
(3)熟石灰可由生石灰(CaO)與水反應(yīng)制得,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反應(yīng)時放出大量的熱。
堿的通性
堿的通性 | 反應(yīng)規(guī)律 | 化學方程式 | 反應(yīng)類型 |
堿溶液與指示劑的反應(yīng) | 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 ?? | ?? |
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yīng) | 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 ?? |
堿與酸反應(yīng) | 堿+酸→鹽+水 |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 復(fù)分解反應(yīng) |
堿與某些鹽反應(yīng) | 堿1+鹽1→堿2+鹽2 | 2NaOH+CuSO4==Cu(OH)2↓+Na2SO4 Ca(OH)2+Na2CO3==CaCO3↓+2NaOH | 復(fù)分解反應(yīng) |
堿+銨鹽→氨氣+水+鹽 | NH4Cl+NaOH![]() | 復(fù)分解反應(yīng) |
常見的堿有NaOH、KOH、Ca(OH)2、氨水的特性:
①氫氧化鈉(NaOH)俗名苛性鈉、火堿、燒堿,這是因為它有強腐蝕性。NaOH是一種可溶性強堿。白色固體,極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氣中易潮解,可用作堿性氣體(如NH3)或中性氣體(如H2、O2、CO等)的干燥劑。NaOH易與空氣中的CO2反應(yīng)生成Na2CO3固體。NaOH溶液可以腐蝕玻璃,盛NaOH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膠塞。
②氫氧化鈣[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稱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稱為石灰水。Ca(OH)2也有腐蝕作用。Ca(OH)2與CO2反應(yīng)生成白色沉淀CaCO3,常用于檢驗CO2。 Ca(OH)2+CO2=CaCO3↓+H2O Ca(OH)2能跟Na2CO3反應(yīng)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應(yīng)方程式為: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氨水(NH3?H2O)是一種可溶性弱堿,NH3溶于水可得氨水。有刺激性氣味,有揮發(fā)性。將氨氣通過盛放氧化銅的玻璃管,生成氮氣、水和銅,其反應(yīng)方程式為: 2NH3+3CuO=(加熱)=3Cu+N2↑+3H2O,說明氨氣具有還原性。
此外,KOH、Ba(OH)2也是常見的可溶性強堿。不溶的堿大多是弱堿,如:Fe(OH)3、Cu(OH)2等。他們的共同性質(zhì)是熱穩(wěn)定性差,受熱易分解生成對應(yīng)的金屬氧化物和水。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比較
俗名 | 苛性鈉,火堿,燒堿 | 熟石灰,消石灰 |
顏色、狀態(tài) | 白色,片狀固體 | 白色,粉末狀固體 |
腐蝕性 | 強烈腐蝕性 | 較強腐蝕性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易潮解,溶解時放熱 | 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稱石灰水 |
用途 | 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紡織、印染工業(yè)等;生活中用于除油污 | 用于建筑工業(yè),制漂自粉,改良土壤,配制農(nóng)藥等 |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化學性質(zhì)的比較
氫氧化鈉 | 氫氧化鈣 |
跟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 | 跟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 |
跟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yīng)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3==Na2SO4+H2O | 跟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yīng) Ca(OH)2+CO2==CaCO3↓+H2O Ca(OH)2+SO2==CaSO3↓+H2O Ca(OH)2+SO3==CaSO4+H2O |
跟酸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 2NaOH+H2SO4==Na2SO4+2H2O | 跟酸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 Ca(OH)2+H2SO4==CaSO4+2H2O |
跟某些鹽反應(yīng) 2NaOH+CuSO4==Cu(OH)2↓+Na2SO4 | 跟某些鹽反應(yīng) Ca(OH)2+Na2CO3==CaCO3↓+2NaOH |
幾種堿的顏色和溶解度
堿 | 顏色 | 溶解性 |
NaOH、KOH、Ba(OH)2 | 白色 | 易溶 |
Ca(OH)2 | 白色 | 微溶 |
Mg(OH)2、Al(OH )3、Fe(OH )2 | 白色 | 難溶 |
Fe(OH )3 | 紅褐色 | 難溶 |
Cu(OH)2 | 藍色 | 難溶 |
概念性質(zhì)的理解
①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要防止沽到皮膚.上或灑在衣服上。如果不慎將堿液沽到皮膚上,應(yīng)立即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②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屬于物理變化;而氧化鈣溶于水放熱是氧化鈣與水反應(yīng)放出大量的熱,屬于化學變化;生石灰具有強烈的吸水性,可以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
③由于NaOH易潮解,同時吸收空氣中的CO2發(fā)生變質(zhì),所以NaOH必須密封保存。
④保存堿溶液的試劑瓶應(yīng)用橡膠塞、不能用玻璃塞,以防止長期不用堿溶液,堿溶液腐蝕玻璃造成打不開的情況。
⑤只有可溶性堿溶液才能使指示劑變色,如NaOH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變紅;但不溶性堿不能使指示劑變色,如Mg(OH)2中滴加無色酚酞,酚酞不變色。
⑥鹽和堿的反應(yīng),反應(yīng)物中的鹽和堿必須溶于水,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難溶物、氣體或H2O。銨鹽與堿反應(yīng)生成的堿不穩(wěn)定,分解為NH3和H2O。
⑦堿與酸的反應(yīng)中堿可以是不溶性堿,如 Cu(OH)2+H2SO4==CuSO4+2H2O。
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鑒別:
NaOH與Ca(OH)2的水溶液都能使酚酞變紅,故鑒別NaOH和Ca(OH)2不能用指示劑,通常情況下,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來鑒別NaOH和Ca(OH)2
方法一:通入CO2氣體,NaOH溶液與CO2氣體反應(yīng)后無明顯現(xiàn)象,但Ca(OH)2溶液即澄清石灰水與 CO2反應(yīng)生成白色沉淀。
方法二:滴加Na2CO3溶液或K2CO3溶液,NaOH溶液與K2CO3,Na2CO3溶液不反應(yīng),但Ca(OH)2溶液與 Na2CO3、K2CO3溶液反應(yīng)均生成白色沉淀。Ca(OH)2+ Na2CO3==CaCO3↓+2NaOH,Ca(OH)2+K2CO3 ==Na2CO3+2KOH。
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是否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的方法
通常情況下,將二氧化碳氣體直接通人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很難直接判斷二氧化碳氣體是否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因此,要判斷二氧化碳氣體確實能與氫氧化鈉反應(yīng),可以采取如下兩種方法:
(1)檢驗產(chǎn)物的方法:驗證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鈉,檢驗碳酸根離子是否存在。通常檢驗碳酸根離子的方法是:
方法1:取樣,加入稀鹽酸,并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離子。
方法2:取樣,加入氫氧化鈣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證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離子。上述兩種方法其實也可以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zhì).而且方法I還可以用于除去變質(zhì)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2)改進實驗裝置,通過一些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間接證明二氧化碳氣體能與氫氧化鈉反應(yīng)。如: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117/12363K4F-1.png)
所選裝置 | 操作方法 | 實驗現(xiàn)象 |
A | 將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在水中 | 試管內(nèi)的液面略有上升 |
B | 將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 | 試管內(nèi)的液面明顯上升 |
C | 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燒瓶 | 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燒瓶內(nèi) |
D | 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錐形瓶 | 集氣瓶中,NaOH溶液中的長導(dǎo)管下端產(chǎn)生氣泡 |
E | 將膠頭滴管中氫氧化鈉溶液擠入燒瓶 | 燒瓶內(nèi)產(chǎn)生“噴泉” 現(xiàn)象 |
F | 將膠頭滴管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擠入軟塑料瓶 | 塑料瓶變癟 |
G | 將膠頭滴管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擠入錐形瓶中 | 小氣球脹大 |
堿的命名:
一般讀作氫氧化某,如:NaOH讀作氫氧化鈉。變價金屬元素形成的堿,高價金屬堿讀作氫氧化某,如Fe(OH)3讀作氫氧化鐵,低價金屬堿讀作氫氧化亞某,如Fe(OH)2讀作氫氧化亞鐵。
氨水:
氨氣的水溶液俗稱氨水,主要成分是NH3?H2O,通常狀況下是無色液體,具有揮發(fā)性。濃氨水能揮發(fā)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NH3。
氨水顯堿性,能使指示劑變色。
氨水的組成中含有N元素,因此可通過與酸反應(yīng)生成銨鹽來制氮肥,其本身也是一種氮肥。在化學實驗中一般可用濃氨水做分子運動的探究實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56710.html
相關(guān)閱讀:化學“讀-議-驗-寫”式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