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
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三類供能物質和水,無機鹽、維生素三類非供能物質。

糖類
(1)食物來源:谷類、豆類和根莖類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糖類。
(2)功能:糖類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的一切活動,包括走路、學習、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這釁能量大部分是由糖類提供的。
(3)缺乏時的癥狀:瘦弱、乏力、低血糖。

脂肪
(1)食物來源:豬油、奶油、蛋黃、花生油、芝麻、豆類和硬果類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脂肪。
(2)功能:脂肪也是人體能量來源的重要物質,但是脂肪一般是儲存在體內作為備用能源
(3)缺乏時的癥狀:瘦弱。

蛋白質
(1)食物來源:奶、蛋、魚,瘦肉、豆類制品等。
(2)功能:
①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如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膜、染色體的主要成分。
②能源物質,蛋白質能分解釋放能量,為人體的牛命活動提供能量。
③人的生長發(fā)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
(3)缺乏時的癥狀:長期供應不足可導致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貧血。



(1)來源:食物和飲料。
(2)作用:
①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體重的60%~70%。
②人體各種生命活動離不開水,人體內的細胞生活在液體環(huán)境中。
③人體內的營養(yǎng)物質和廢物都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進行運輸。

無機鹽
無機鹽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多,約占體重的4%,是構成人體的重要原料,如鈣和磷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無機鹽還參與人體的各種代謝活動,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等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


維生素
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每日對它們的需要鼙也很小。但是,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營養(yǎng)物質所不能代替的。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隹長發(fā)育,甚至患病。



幾種常見無機鹽的缺乏癥及食物來源見下表:


























無機鹽種類缺乏時的癥狀食物來源
含鈣無機鹽兒童缺鈣易患佝僂病(雞胸、O形或X形腿);中老年人特別是婦女缺鈣,易患骨質疏松癥奶類、綠葉蔬菜、豆類、蝦皮等
含磷無機鹽厭食、貧血、肌無力、骨痛等瘦肉、魚、奶類、蛋、豆類等
含鐵無機鹽缺鐵性貧血(乏力、頭暈等)肝臟、瘦肉、魚、奶類、蛋等
含碘無機鹽地方性甲狀腺腫,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fā)育出現(xiàn)障礙海帶、紫菜、蝦、海鹽等
含鋅無機鹽生長發(fā)育不良,味覺發(fā)生障礙肉類、魚、蛋等


幾種常見維生素的功能、缺乏癥及食物來源見下表:




















































名稱主要生理功能缺乏癥食物來源
維生素A促進人體正常發(fā)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皮膚干燥,夜盲癥、干眼癥等動物肝臟、魚肝油、胡籮卜、玉米等
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經(jīng)炎、腳氣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牛肉、動物的腎臟等
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黃瓜、西紅柿、橘子等
維生素D促進鈣、磷的吸收和骨骼發(fā)育佝僂病、骨質疏松癥等動物肝臟,蛋等
維生素B2構成黃酶的輔基成分,參與體內生物氧化酶體系口角炎、舌炎、唇炎、陰囊皮炎等酵母、蛋、綠葉蔬菜等
維生素B6為蛋白質代謝中的氨摹酸脫羧酶和轉氧酶的輔酶成分人類未發(fā)現(xiàn)典型缺乏癥酵母、蛋黃、肝、谷炎等,腸道細菌可合成
維生素B12促進膽堿、核酸的合成,影響紅細胞成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肝臟、肉等,腸遭細菌可臺成
維生素E與肌肉細胞營養(yǎng)有關,與性器官的成熟和胚胎發(fā)育有關,與營養(yǎng)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有關,抗氧化作用人類未發(fā)現(xiàn)缺乏癥,臨床用于治療習慣性流產(chǎn)等植物油、萵苣等
維生素K與肝臟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有關偶見于新生兒和膽管阻塞癥,表現(xiàn)為凝血時間延長等肝臟、菠菜等,腸道細菌可合成



名師點撥:
①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糖類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供應者,脂肪在人體內可作為備用能源
②蛋白質、脂肪、糖類既是細胞的組成成分,又為人體提供能量;水、無機鹽是細胞的組成成分,但不為人體提供能量;維生素既不參與細胞的組成,又不為人體提供能量。

人體的營養(yǎng)知識梳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70450.html

相關閱讀:初中生物知識點:觀察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