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翁歸字子兄,河東平陽人也,徙杜陵,翁歸少孤,與季父居。為獄小吏,曉習文法,喜擊劍,人莫能當。是時大將軍霍光秉政,諸霍在平陽,奴客持刀兵入市斗變,吏不能禁,及翁歸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饋,百賈畏之。
后去吏居家。會田延年為河東太守,行縣至平陽,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親臨見,令有文者東,有武者西。閱數(shù)十人,次到翁歸,獨伏不肯起,對曰:“翁歸文武兼?zhèn)洌ㄋ┰O。”功曹以為此吏倨傲不遜,延年曰:“何傷?”遂召上辭問,甚奇其對,除補卒吏,便從歸府。案事發(fā)奸,窮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歸,徙署督郵。河東二十八縣,分為兩部,閎孺部汾北,翁歸部汾南。所舉應法,得其罪辜,屬縣長吏雖中傷,莫有怨者。舉廉為緱氏尉,歷守郡中,所居治理,遷補都內令,舉廉為弘農都尉。
征拜東海太守,過辭廷尉于定國。定國家在東海,欲屬托邑子兩人,令后堂待見。定國與翁歸語終日,不敢見其邑子。既去,定國乃謂邑子曰:“此賢將,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奴客持刀兵入市斗變 斗變:斗毆鬧事。
。.是時大將軍霍光秉政 秉:執(zhí)掌。
。.延年曰:“何傷?”傷:傷害。
。.汝不任事也 任:勝任。
。2)對下列句子中的“其”和“乃”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偕跗嫫鋵 ②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
③定國乃謂邑子曰 ④今君乃亡趙走燕
。.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3)從句意關系看,下列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偃瓴蝗问乱玻植豢筛梢运舰诎甘掳l(fā)奸,窮竟事情,/延年大重之
、蹖倏h長吏雖中傷/莫有怨者④公廉不受饋,/百賈畏之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4)以下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尹翁歸不畏權貴、秉公執(zhí)法的一組是( 。
、偌拔虤w為市吏,莫敢犯者②次到翁歸,獨伏不肯起
、郯甘掳l(fā)奸,窮竟事情④屬縣長吏雖中傷,莫有怨者
、菡靼輺|海太守,過辭廷尉于定國
A.①②④
。.③④⑤
。.②③⑤
D.①③④
。5)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尹翁歸通曉法令條文,精于擊劍,且不畏權貴,不受賄賂,所以他官職雖小,商人們都很怕他。
。.得到太守田延年的賞識器重之后,尹翁歸表現(xiàn)出很強的辦案,按罪量刑,依法辦案。
。.尹翁歸第二次為官后,仕途通達,由卒史而督郵,而都內令,又升遷為弘農都尉,最終官拜東海太守。
。.尹翁歸能取得優(yōu)異的政績而青史留名,田延年功不可沒。因為尹翁歸雖然倨傲狂妄,但田延年不但沒有計較他、苛求他,反而采取了寬容態(tài)度,并放手重用他。
。6)結合上下文翻譯文中兩個畫線句子。
①屬縣長吏雖中傷。譯文:
、谟植豢筛梢运。譯文:
[參考答案]
。1)C(這里的“傷”是妨礙的意思)
(2)C(①中的“其”,代詞,他的;②中的“其,代詞”,指“我”;③中的“乃”,副詞,就;④中的“乃”副詞,竟然,
。3)B(①句并列關系,②句④句是因果關系,③句是轉折關系)
。4)D(②反映尹翁歸直爽的性格和書生氣,⑤寫尹翁歸官拜太守去向廷尉于定國辭行,與表現(xiàn)他的不畏權貴、秉公執(zhí)法無關)
(5)D(“獨伏不肯起”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尹翁歸的直爽性格和書生氣,而不是倨傲狂妄)
(6)①所屬各縣的官吏被人檢舉而受到查辦。②(我)又不能以私情來求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7811.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愚公移山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