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熱的氧化銅可以和氫氣(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還原性物質反應,生成銅+X(氧化物)。
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
1.原理:C+2CuO2Cu+CO2↑
2.裝置:
3.現(xiàn)象:
①黑色粉末變成紅色;
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步驟:①裝藥品;②固定試管,連接裝置;③加熱;④撤出導管;⑤熄滅酒精燈
5.注意:
①要先撤導管再扯酒精燈,防止水倒吸。
②要充分加熱木炭和氧化銅粉末,除去其中水分。
③研磨混合要充分。
④加熱溫度要足夠,最好使用酒精噴燈或煤氣燈
相關初中化學知識點: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氧化鐵自身具有氧化性,我們可以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灼熱的氧化鐵可以和氫氣(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還原性物質反應,生成鐵+X(氧化物)。
實驗室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①反應原理:3CO + Fe2O3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Q438-2.gif)
②裝置: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TR2-3.gif)
③現(xiàn)象:紅色粉末逐漸變?yōu)楹谏;澄清石灰石變渾濁,尾氣燃燒時產(chǎn)生藍色火焰。
④實驗步驟:
a.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b.裝入藥品并固定裝置
c.通入一氧化碳氣體并點燃酒精燈
d.待裝置內的空氣全部排盡后點燃酒精噴燈給氧化鐵加熱
e.當試管內的紅色粉末變?yōu)楹谏珪r,停止加熱
f.待玻璃管內的固體冷卻后,停止通一氧化碳,并熄滅酒精燈
⑤實驗結論:紅色的氧化鐵被一氧化碳還原成單質鐵,一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得到了氧,生成了二氧化碳。
⑥化學反應方程式:
3CO + Fe2O3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Q438-2.gif)
CO2+Ca(OH)2==CaCO3↓+H2O
2CO+O2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Q438-2.gif)
⑦注意事項:
a.反應條件:高溫;若無灑粉噴燈可在酒精燈火焰上加一個金屬網(wǎng)罩。
b.CO有劇毒,實驗應在通風櫥中進行,未反應完的氣體要進行尾氣處理;尾氣處理方法有收集法、燃燒法(將CO轉變?yōu)闊o毒的CO2)以防止污染空氣。
c.操作順序:CO要“早出晚歸”,灑精噴燈要“遲到早退”。
實驗開始先通入CO,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CO 與空氣混合,加熱時發(fā)生爆炸;實驗完畢后要繼續(xù)通入 CO氣體,直到玻璃管冷卻,防止高溫下的鐵與空氣接觸,被氧化。
相關初中化學知識點: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遵循兩個原則:
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設想、主觀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
二是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兩邊各種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必須相等。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
(1)寫:根據(jù)實驗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反應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間用橫線連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的原則,在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前配上適當?shù)幕瘜W計量數(shù),使各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在反應前后相等,然后將橫線變成等號。配平后,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應是最簡整數(shù)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應條件【如點燃、加熱(常用“△”表示)、光照、通電等〕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氣體用“↑”。沉淀用“↓”。)。如:2H2+O2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S259-6.png)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T130-7.png)
化學計量數(shù):
化學計量數(shù)指配平化學方程式后,化學式前面的數(shù)字。在化學方程式中,各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應是最簡整數(shù)比,計數(shù)量為1時,一般不寫出。
書學化學方程式的常見錯誤:
常見錯誤 | 違背規(guī)律 |
寫錯物質的化學式 | 客觀事實 |
臆造生成物或事實上不存在的化學反應 | |
寫錯或漏泄反應條件 | |
化學方程式?jīng)]有配平 | 質量守恒 |
漏標多標“↑”、“↓”符號 | —— |
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條件和氣體、沉淀符號的使用:
(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熱的符號,它所表示的溫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燈加熱的溫度。
②如果一個反應在酒精燈加熱的條件下能發(fā)生,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就用“△”,如:2KMnO4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V404-8.png)
③如果一個反應需要的溫度高于用酒精燈加熱的溫度,一般用“高溫”表示;如:CaCO3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WJ1-9.png)
(2)“↑”的使用
①“↑”表示生成物是氣態(tài),只能出現(xiàn)在等號的右邊。
②當反應物為固體、液體,且生成的氣體能從反應體系中逸出來,氣體化學式后應該加“↑”。如Fe+ 2HCl==FeCl2+H2↑。
③當反應物是溶液時,生成的氣體容易溶于水而不能從反應體系中逸出來,則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
④只有生成物在該反應的溫度下為氣態(tài),才能使用“↑”。
⑤若反應物中有氣態(tài)物質,則生成的氣體不用標 “↑”。如:C+O2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TN6-10.png)
(3)“↓”使用
①“↓”表示難溶性固體生成物,只能出現(xiàn)在等號的右邊
②當反應在溶液中進行,有沉淀生成時,用 “↓”,如:AgNO3+HCl==AgCl↓+HNO3
③當反應不在溶液中進行,盡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體,也不用標“↓”,如:2Cu+O2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1/103US148-11.png)
④反應在溶液中進行,若反應物中有難溶性物質,生成物中的難溶性物質后面也不用標“↓”。如:Fe +CuSO4==FeSO4+Cu.
化學方程式中“↑”和“↓”的應用:
①“↑”或“↓”是生成物狀態(tài)符號,無論反應物是氣體還是固體,都不能標“↑”或“↓”;
②若反應在溶液中進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則使用“↓”;若不在溶液中進行,無論生成物中是否有固體或難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溫下,若反應物中無氣體,生成物中有氣體.
提取信息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書寫信息型化學方程式是中考熱點,題目涉及社會、生產(chǎn)、生活、科技等各個領域,充分體現(xiàn)了化學學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學們接受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這類題日的關鍵是掌握好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可按兩步進行:首先正確書寫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并注明反應條件及生成物狀態(tài);第二步就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78732.html
相關閱讀:初中化學知識點:自然界水的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