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水中不好的或不需要的雜質,使水達到純凈的程度。
四種凈化水的方法,原理,作用:
凈化水的方法 | 原理 | 作用 |
沉淀 | 食難溶性的雜質沉淀下來,并與水分層 | 使難溶性大顆粒沉降或加入明礬,形成的膠狀物吸附雜質沉降 |
過濾 | 把液體與難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分離 | 除去難溶性雜質 |
吸附 | 利用物質的吸附作用,吸附水中一些難溶性雜質,臭味和色素 | 除去難溶性雜質,部分可溶性雜質,臭味和色素 |
蒸餾 | 通過加熱的方法使水變成水蒸氣后冷凝成水 | 除去可溶性雜質,使硬水軟化 |
水凈化的方法:
吸附,沉淀,過濾,蒸餾,殺菌
吸附:常用明礬和活性炭,明礬溶于水后形成膠狀物吸附水中的懸浮物,
活性炭不僅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物,還可以吸附在水中有異味的物質和色素
沉淀:水中懸浮物別吸附后形成密度大的顆粒,從而使雜質沉淀
過濾:除去水中不溶性的雜質
蒸餾:除去可溶性雜質的方法
殺菌:常用殺毒劑:漂白粉,氯氣以及新型消毒劑二氧化氯等
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中單一操作凈化程度較高的是蒸餾。綜合運用時,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的順序操作凈化效果更好
加絮凝劑(明礬)與活性炭凈水的比較:
凈化水的方法 | 原理 | 能除去的雜質 |
明礬凈水 | 明研溶于水后形成膠狀物質,對雜質進行吸附,將微小顆粒吸附在一起形成大的固體顆粒而沉陣下來 | 不溶于水的微小固體顆粒 |
活性炭凈水 | 利用內部疏松多孔的結構來吸附水中的微小顆粒和一些可溶于水的雜質 | 不溶于水的微小固體顆粒和部分能溶于水的雜質以及氣味,顏色等 |
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圖及步驟
1、凈化過程圖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5/1022451517-0.png)
2、自來水凈化步驟
①從水庫中取水。
②加絮凝劑(主要是明礬),使懸浮的小顆粒狀雜質被吸附凝聚。
③在反應沉淀池中沉降分離,使水澄清
④將沉淀池中流出的較澄清的水通入過濾池中,進一步除去不溶性雜質。
⑤再將水引人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中的臭味和殘留的顆粒較小的不溶性雜質。
⑥細菌消毒(常用通入氯氣的辦法)。它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因為除去病菌的過程.就是把病菌變成其他物質的過程。
⑦殺菌后的水就是潔凈、可以飲用的自來水,通過配水泵供給用戶,但水中仍然含有可以溶于水的一些雜質,所以還是混合物。
相關初中化學知識點:硬水和軟水
定義:
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常用一種規(guī)定的標準來衡量,這個標準是:把1L水里含10mgCaO(或相當于10mgCaO)稱為1度。
硬水和軟水的檢驗:
(1)用肥皂水來檢驗硬水和軟水,把肥皂水滴在水里攪拌,產(chǎn)生泡沫多的是軟水,產(chǎn)生泡沫少或不產(chǎn)生泡沫的是硬水
(2)用加熱煮沸的方法檢驗硬水和軟水。水加熱煮沸時,有較多沉淀的是硬水,不產(chǎn)生沉淀或者產(chǎn)生沉淀較少的是軟水。
硬水的軟化:
就是設法除去硬水中的鈣、鎂化合物。
硬水軟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法,工業(yè)上常用離子交換法和藥劑軟化法,實驗室常用蒸餾法,蒸餾法是凈化程度較高的水,蒸餾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蒸餾瓶中的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
②加熱時,應在燒瓶中放幾粒沸石(或碎瓷片)。
③裝置氣密性良好
④水銀溫度計的水銀球應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附近。
使用硬水造成的危害:
飲用水中含有微量的鈣、鎂成分,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但是,水中含太多的鈣、鎂成分,對生活和生產(chǎn)都有危害。
①用硬水洗滌,不僅浪費肥皂,而且會在織物上積有肥皂跟鈣、鎂反應后生成的沉淀,不容易洗干凈,還會使纖維變脆、易斷。
②硬水有苦澀味,長期飲用硬水會使人的胃腸功能紊亂,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瀉和腹痛。
③鍋爐用水硬度太大,會產(chǎn)生水垢,這會大大降低鍋爐的導熱能力,造成燃料的浪費。另外,當水垢爆裂脫落時,會造成爐壁局部受熱不均,易引起鍋爐爆炸。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工業(yè)生產(chǎn)軟化水的重要方法之一。離子交換法的原理: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聚合物,帶有相應的功能基團(一般情況下,常規(guī)的鈉離子交換樹脂帶有大量的鈉離子),當含鈣、鎂離子較高的硬水經(jīng)過離子交換樹脂時,離子交換樹脂即可以釋放出鈉離子,其功能基團與鈣、鎂離子結合。這樣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下降,水的硬度降低,硬水即可被軟化為軟水。離子交換法的流程為:工作(即交換)、反洗、再生、清洗四個過程。
相關初中化學知識點:自然界水的循環(huán)
定義:
地球表面各種形式的水體是不斷相互轉化的,水以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的形式在陸地、海洋和大氣間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就是水循環(huán)。形成水循環(huán)的內因是水在通常環(huán)境條件下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易于轉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為水循環(huán)提供了水的物理狀態(tài)變化和運動能量。
水的循環(huán)示意圖: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5/10224520P-1.png)
水循環(huán)意義:
水循環(huán)類型 | 發(fā)生空間 | 循環(huán)過程及環(huán)節(jié) | 特點 | 水循環(huán)的意義 |
海陸間大循環(huán) | 海洋與陸地之間 | ①蒸發(fā)②水汽輸送③降水④地表徑流⑤下滲⑥地下徑流 | 最重要的水循環(huán)類型,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 | ①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tài)平衡,使全球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tài) |
海上內循環(huán) | 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 | ①蒸發(fā)②降水 | 攜帶水量最大的水循環(huán),是海陸間大循環(huán)的近十倍 | ②使地表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實現(xiàn)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 |
陸地循環(huán) | 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 | ①蒸發(fā)②植物蒸騰③降水 | 補充陸地水體的少量為數(shù)很少 | ③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tài)④塑造者地表形態(tài) |
相關初中化學知識點: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
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chǎn)淡水。是實現(xiàn)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價格漸趨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yè)鍋爐補水等穩(wěn)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F(xiàn)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目前應用反滲透膜的反滲透法以其設備簡單、易于維護和設備模塊化的優(yōu)點迅速占領市場,逐步取代蒸餾法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方法。
海水淡化常用方法:
1. 蒸餾-冷凝法,裝置如下圖。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5/1022451557-2.png)
(1)實驗儀器藥品:酒精燈、試管、單孔橡皮塞、玻璃導管、鐵架臺、燒杯、膠頭滴管、海水、
硝酸銀溶液
(2)步驟:
1)按上圖組裝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2)像a試管中加入5?10mL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燈加熱;一段時間后a試管中溶液沸騰,b中逐漸有無色透明液體生成。
3)一段時間后拆除裝置,向B試管滴加硝酸銀,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
(3)結論:蒸餾能使海水淡化。
2. 膜分離技術淡化海水:
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一種只允許水分子通過而不允許鹽類的離子通過的高分子膜,像過篩子一樣把水和溶解在海水中的鹽分離的方法,其原理是將海水加壓,海水中的水分子通過淡化膜,從而使海水得到淡化。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51225/1022455247-3.png)
3. 結晶法
是在海水中加入極易揮發(fā)的物質丁烷,丁烷揮發(fā)帶走海水的熱量使海水結冰,從而使海水和鹽分分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81822.html
相關閱讀:初中化學知識點:一氧化碳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