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興趣教學方法初探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摘要:初中化學教學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化學知識的啟蒙和基礎階段。興趣教學在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初中化學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加深知識掌握和提高教學效率方面效果顯著。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初中化學興趣教學中不同階段的各類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對其加以歸整和總結(jié),期待與方家、同仁共同交流和探索。

  關鍵:初中化學 興趣教學 方法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等層面上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組成、結(jié)構(gòu)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學科,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zhì)世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現(xiàn)代科技文明的重要標志。初中化學教學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化學知識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如何很好地引領學生步入化學殿堂?如何讓學生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知欲望?如何讓學生更高效率的掌握初中化學知識?這些問題無疑都是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然則,破解這些問題的關鍵在哪里呢?毫無疑問,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

  關于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對其都有近乎統(tǒng)一、明確的認識?鬃釉凇墩撜Z? 雍也》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宋代陳頤又云“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而歐洲偉大思想家和詩人歌德也曾講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F(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人腦是一個耗散系統(tǒng),學習者只要對學習有興趣,便可使人腦這一系統(tǒng)處于開放狀態(tài),且學習興趣越濃,教學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受到的干擾越小,信息輸入量就越大,人腦這個耗散系統(tǒng)熵減少的就越多,有序化程序就越高,即智能水平越高,而這正是教學中的最佳狀態(tài)。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nèi)在力量,一個人的注意力、觀察力、理解力、記憶力乃至想象力都與興趣緊密相關。在興趣中學習,思維最主動、最活躍,智力和能力都能得意充分發(fā)展。進一步講,興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則會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

  筆者在多年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在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化學興趣方面做過大量的探索和嘗試,現(xiàn)對主要經(jīng)驗加以梳理,期待與同行、方家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和分享。

  一、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興趣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無處不在的自然現(xiàn)象,蘊涵著許多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豐富素材。引導學生認識和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了解化學的奧秘是化學啟蒙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利用化學知識解釋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和解釋分析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是學習化學的主要目標。應當充分利用這一學科優(yōu)勢,從生活的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把獲得化學知識的過程轉(zhuǎn)為理解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

  首先,從第一堂化學課始,就要讓學生們深刻體會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化學世界中,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有其化學構(gòu)成?諝庵饕傻獨、氧氣、二氧化餐及稀有氣體等成份組成,我們需要其中的氧氣來維持呼吸;我們的食品主要包括糖類、油、蛋白質(zhì)、水、無機鹽、維牛素等成份,我們的服飾主要依賴于植物纖維和化工纖維,我們的鋼筋混凝土房屋離不開碳酸鈣、鐵等化學物質(zhì),我們乘坐的汽車、輪船等行駛工具離不開汽油燃料,而汽油主要成份為烷烴……。學習化學知識可以讓學生從豐富的宏觀世界逐步進入到神奇的微觀世界。其次,應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出發(fā),用化學理論鮮明生動地解釋一些熟悉的事例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物質(zhì)變化的本質(zhì),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書本理論的認識,更增進了他們對化學這一現(xiàn)代學科的認同感,無疑也有助于點燃他們學習化學知識的激情和信心。例如,在碳酸鈣一節(jié)的教學,先提出水壺中的水垢是怎樣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怎樣才能夠除去水垢?然后分析如下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結(jié)合碳酸鹽的性質(zhì)講授除水垢的原理及檢驗碳酸根離子的方法。此外,初中化學教學還應該注重聯(lián)系當前主要生態(tài)問題和社會問題,如大氣污染、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破壞以及三聚氰胺、蘇丹紅等食品安全問題。通過應用化學知識解釋這些現(xiàn)象,讓學生們認識到哪些化學物質(zhì)和化學變化會人類生存和發(fā)展造成危害,以及我們?nèi)绾畏婪哆@些危害發(fā)生。這樣不僅可以逆向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動機,更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和社會責任。

  二、注重實驗,培養(yǎng)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中各種生動鮮明的化學現(xiàn)象,能給學生以強烈的感觀刺激,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能激起強烈的學習興趣,許多教學實踐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例如:鎂帶燃燒、不純氫氣的爆炸等實驗現(xiàn)象都能使學生感到化學變化的奇妙。即使平時注意力不集中或較頑皮的學生,都會提神靜氣,主動關注和參與實驗,并因?qū)嶒灣晒Χ械綒g欣鼓舞。

  因此,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學教學必須注重實驗。凡是用教學內(nèi)容涉及到的實驗,只要條件允許,教師都應親自演示操作,而且要變一些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盡量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因為“百聞不如一見”, “百見不如一練”。此外,還要根據(jù)實際需要,設計一些輔助實驗,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例如,溫度一定時,飽和的食鹽水溶液還能溶解其他溶質(zhì)嗎?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個往飽和食鹽溶液里加高錳酸鉀粉的實驗進行觀察和驗證,這比單純用溶解理論來解釋直觀和容易得多。又如,在學習CO2 能否供給呼吸時,引導學生補充做一個把蝗蟲放到充滿CO2 的瓶子里的實驗,實驗結(jié)果既便可理解,又過目難忘。學校還應該定期開放實驗室,為實驗課中因操作遲緩而未做完成實驗的同學或完成但實驗效果不佳的同學提供補做的機會,為學習中遇到疑難問題想通過實驗途徑解決的同學提供研究的平臺,也為懷疑自己新的實驗方案是否合理的同學提供檢驗的場所。通過開放實驗室,培養(yǎng)學生獨立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xiàn)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學習境界的轉(zhuǎn)變。

  三、科學授課,增進興趣

  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是化學新課程提出的“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主旨”的精髓。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探究是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應當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個性差異,給每個學生的學習留有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師要從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zhuǎn)變?yōu)橹R的引導者,把被動式的學習轉(zhuǎn)化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①凡是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就不要由教師提出;凡是學生能夠說出的答案,就不要由教師直接給出。②教師要服從于學生,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想法,不要求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教師相同。③進度要服從于效果,當學生進行研究、討論、思考而占用較多時間時,不要為趕進度而打斷學生思路。④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共同探討每個問題。⑤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課堂教學中只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獲得成就感,從而獲得學習化學的激情。

  此外,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也可以使化學教學事半功倍。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字、圖像、色彩、聲、樂融合在一起,以達到對學生的視覺、聽覺進行多樣化刺激和誘導,進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原子結(jié)構(gòu)時,可以將原子的結(jié)構(gòu)圖制作成動畫(flash)形式來展示,為何原子不顯電性?當?shù)谩⑹щ娮訒r,又為何變成帶電的微粒?帶何種電荷?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如何?這些本來微觀世界的知識在我們借助于多媒體的技術使它們成為“宏觀世界”,通過運動展示,可使學生更直觀、清晰地掌握電子的運動、原子結(jié)構(gòu)以及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形成等內(nèi)容。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變得輕而易舉。

  四、突破難點、鞏固興趣

  初中化學課程中,分子式、化合價、核外電子排布、溶液的計算、無機物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等內(nèi)容對于初學者來說往往都是難點,許多學生初開始學習化學積極性很高,但一接觸到這些難點內(nèi)容,往往由于挫折感使化學學習興趣大打折扣,進而影響學習成績。因此,幫助學生突破這些重點、難點,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總結(jié)、歸納,通過凝練教學內(nèi)容或?qū)嶒灢襟E來揭示化學規(guī)律,便于同學們理解和記憶。例如,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我結(jié)合課本介紹的方法歸納為“寫、注、配、等”四個步驟!皩憽保磳懗稣_的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注”,是注明反應條件及生成物狀態(tài);“配”,就是配平;“等”,是用“等號”連接。這樣經(jīng)過反復訓練,學生就不會再害怕化學用語了。此外,課堂上還可以采用諧音記憶、謎語記憶、歌訣記憶法等多種方法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這樣往往既能降低難度,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例如,在實驗室制取氧氣時的操作步驟 “查、裝、定、點、收、離、熄”用諧音“茶、莊、定、點、收、利、息”來記憶,元素化合價可編成歌訣記憶:“一價鉀鈉氫氯銀,二價氧鈣鋇鎂鋅,鋁三硅四硫二四六,三五價上有氮磷,鐵二三碳二四,銅汞一二價上尋”。再如利用“水上作業(yè)”、“抵押石頭”、“石阻水斷流”等謎語,能很快幫助學生記下“汞”、“碘”、“硫”等元素名稱。對于一些抽象的知識,還可以引用形象比喻幫助學生理解。如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是:“能量低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近的地方出現(xiàn)的機會多,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遠的地方出現(xiàn)的機會多。”這種表述是比較抽象的,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以打這樣的比方: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鷹等鳥比作能量高的電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鳥比作能量低的電子;能力高的鳥常在離地面較高的天空飛翔,能力低的鳥常在離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很形象的理解了。

  總之,興趣教學旨在營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將學生被動式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邮綄W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積極探索、大膽嘗試,同時結(jié)合實際、因勢利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努力將其興趣轉(zhuǎn)化成樂趣、志趣,這是永葆學生求知欲和提高化學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途徑。

  作者:趙鐵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82555.html

相關閱讀:初中化學知識點:稀有氣體的性質(zhì)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