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研究初中數(shù)學教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教材,是教師搞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要想搞好教學,首先必須吃透教材、鉆研教材,而鉆研教材是教師一項重要而又深刻細致的工作,是備好課、上好課、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本文高屋建瓴的從熟悉大綱,掌握教學目標;通覽教材,明確章節(jié)地位;抓住重點,確定教學中心;尋找難點,制定突破措施;綜合分析,選擇教學方法;精心琢磨,恰取練習作業(yè)等六方面闡述了應怎樣研究初中數(shù)學教材,并通過具體的實例進一步說明了研究好教材的必要性。

  鉆研教材是教師一項重要而又深刻細致的工作,是備好課、上好課、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說,鉆研教材又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因此,它聯(lián)系著方方面面。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研究數(shù)學教材呢?現(xiàn)在,就初中數(shù)學教材從以下幾方面說明一下。

 。.熟悉大綱,掌握教學目標

  教學大綱是教學的依據(jù),是教師備教材的指導性文件。鉆研教材,教師首先要學習初中數(shù)學大綱,熟悉大綱對所研究教材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弄清應遵循的教學原則,從而在備教材時,才能在知識、技能、培養(yǎng)能力、思想教育等方面提出明確而恰當?shù)囊;才能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從而避免盲目地提高教學目標,增加教材的深度和廣度,或隨意降低教學要求。

 。.通覽教材,明確章節(jié)地位

  教材是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jù)之一。教師應花大力氣去通覽全冊教材,從而掌握教材的編寫意圖;掌握其內(nèi)容安排及習題的配備的目的,明確各章節(jié)在整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深入鉆研教材還可以知道基礎知識以及前后左右的聯(lián)系;掌握教材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思想性;分清教材的重點章節(jié)及各章節(jié)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及有利于學生智力發(fā)展的潛在因素,做到思想性、科學性、系統(tǒng)性、適應性的統(tǒng)一,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這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

  例如,在初二幾何第三章《三角形》教學中,通過閱讀教材可知“三角形”是最基本的直線形,它是研究其它圖形的基礎;而三角形知識又有廣泛的應用;且在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方面又十分重要;所以,“三角形”這一章?lián)撚惺种匾牡旎蝿。因此,“三角形”是整個平面幾何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且我們應把教學重點放在“全等三角形”這一部分教學上,務必使學生會用“一次全等”、“二次全等”及“添設輔助線”的方法證明問題。而這些又必須通過通覽教材而獲知。

  3.抓住重點,確定教學中心

  對于某具體章節(jié)教材的分析,我們應結合大綱要求,認真分析,深入鉆研,抓住知識重點,從而確定本章節(jié)的教學中心。在確定重點時也應由整體到局部,由表及里層層深入分析。

  例如,平面幾何“相似形”一章中,相似三角形是重點,在相似三角形中又以相似三角形的定義及三個判定定理為重點。在三個判定定理中又以第一個定理為重點。為此,教學中,應圍繞定理1的證明來進行一系列的教學工作。課堂上根據(jù)證明的需要,可以制作教具、學具,讓學生討論如何移動三角形,從而可以滿足所給的條件和結論引出輔助線,使定理1得以證明。

 。.尋找難點,制定突破措施

  難點一般是指在學生的理解上、接受上比較困難的知識部分,是學習中的“攔路虎”。因此,在鉆研教材時,要根據(jù)所教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狀況分析教材,找出教學難點,然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突破難點的措施。解決難點的總原則應遵循認識的規(guī)律,要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難點更容易突破,并針對難點形成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對癥下藥”加以解決。

  例如,在圓的切線的作法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經(jīng)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怎樣確定切點是本節(jié)難點。為了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利用草圖逐步引導學生思考,從而突破難點。

 。.綜合分析,選擇教學方法

  教師課前備好了教材,教學方法的選取如果不恰當,也是難以教會學生的。所以,慎重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教材中某章節(jié)的教學采用什么教學方法,往往需要對教材的特點,知識難易程度、課堂結構、學生知識面和實際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來確定。不論采取哪一種教學方法,都必須貫徹“啟發(fā)式”教學原則,都要從實際效果出發(fā)。

  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有關教學中,由于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況,那么有關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質(zhì)等,我們可用類比方法從全等三角形引出。效果較好。

 。.精心琢磨,恰取練習作業(yè)

  數(shù)學教學過程,大體可分為知識發(fā)生和應用這兩個過程,前者指揭示和建立新舊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使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后者指課堂上應用基本知識解決問題的訓練過程。教師在新授知識結束后,接下來的主要工作就是基礎訓練和課下作業(yè)。因此,在練習題、作業(yè)題的選擇上要精心琢磨。它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的發(fā)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將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通過以上幾點的淺析,使我們認識到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認真鉆研教材是重要一環(huán)。我認為鉆研教材是永無止境的,只有不斷進取,不斷吸收,才能日益完善。

  論文中心,作者:趙新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288091.html

相關閱讀:初中學生要警惕“偽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