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中用每秒通過導體任一橫截面的電荷量來表示電流。每秒內(nèi)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越多,電流就越大(強)。
公式:
電流用符號“I”表示,若“Q”表示電荷量, “t”表示時間,則
![](http://www.yy-art.cn/uploads/allimg/160219/0S45360Y-0.png)
方向:
電路中的電流總是沿著電源正極→用電器→電源負極→電源正極的方向流動。
常見用電器的電流大小:
計算器中電源的電流 | 約100μA |
半導體收音機中電源的電流 | 約50mA |
手電筒中的電流 | 約200mA |
房間燈泡中的電流 | 約0.2A |
家用電冰箱的電流 | 約1A |
家用空調(diào)器的電流 | 約5A |
雷電電流 | 可達2×105A |
電流的三大效應:
1.電流的熱效應: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這種現(xiàn)象叫電流的熱效應。例如:電流通過燈泡內(nèi)的鎢絲,鎢絲會發(fā)熱,溫度高達2500℃,呈白熾狀態(tài)而發(fā)光。
2.電流的磁效應:電流通過導體時,在導體周圍產(chǎn)生磁場。例如:電流通過螺線管時周圍出現(xiàn)的磁場與條形磁鐵周圍的磁場分布相似。
3.電流的化學效應:電流通過酸、堿、鹽的水溶液時會發(fā)生化學反應。例如:電解、電鍍就是利用了電流的化學效應。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各種效應就越明顯,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各種電流效應的程度來判斷電流的大小。
電流對人體的作用特征:
電流I/mA | 作用特征 | |
50?60Hz交變電流 | 恒定電流 | |
0.6~1.5 | 開始有感覺??手輕微顫抖 | 無感覺 |
2~3 | 手指強烈顫抖 | 無感覺 |
5~7 | 手部痙攣 | 感覺癢和熱 |
8~10 | 手已難于擺脫電極,但還能擺脫,手指尖到手腕劇痛 | 熱感覺增強 |
20~25 | 手迅速麻痹,不能擺脫電極,劇痛,呼吸困難 | 熱感覺大大增強,手部肌肉不強烈收縮 |
50~80 | 呼吸麻痹,心房開始震顫 | 強烈的熱感覺,手部肌肉收縮、痙攣,呼吸困難 |
90~100 | 呼吸麻痹,延續(xù)3s就會造成心臟麻痹 | 呼吸麻痹 |
300以上 | 作用0.1s以上時,呼吸和心臟麻痹,機體組織遭到電流的熱破壞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14829.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物理的三種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