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知識點:共和國與護國政治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克倫威爾:
奧利弗?克倫威爾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在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是資產階級——新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獨立派的首領。在1642年一1648年兩次內戰(zhàn)中,先后統(tǒng)率“鐵騎軍”和新模范軍,戰(zhàn)勝了王黨的軍隊。1645年6月在納西比戰(zhàn)役中取得對王黨的決定性勝利。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農壓力下,處死國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國。1653年,建立軍事獨裁統(tǒng)治,自任“護國主”。



護國政治出現的主要原因:
資本主義發(fā)展水平不高,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的聯盟取得了革命的領導權。

對克倫威爾的評價:

克倫威爾是一個具有兩重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國成立前的克倫威爾應基本肯定,后期應基本否定。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第一階段,克倫威爾可以算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他貢獻空出,用武力擊潰了王軍主力,鎮(zhèn)壓王黨叛亂,處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國成立后,克倫威爾逐漸走向反動,遠征愛爾蘭,并對愛爾蘭進行大肆掠奪,在遠征愛爾蘭的問題上不存有兩重性的問題。克倫威爾的護國政治是走向復辟的過渡形式,因此談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他鎮(zhèn)壓民主派運動,發(fā)動一系列的商業(yè)戰(zhàn)爭,激化了社會矛盾。他在當時新舊交替的政治激蕩中,對過去是激進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權論者;對未來則是保守的,主張王權,不是激進的共和主義者,是一個矛盾的歷史人物。

護國主克倫威爾:




相關初中歷史知識點:長期議會與兩次內戰(zhàn)

長期議會:
17世紀初期,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宣揚“君權神授”,厲行專制統(tǒng)治,擅自強征新稅,隨意解散議會,同議會展開了激烈的沖突。1640年11月,查理一世為了籌措軍費,被迫重開議會。這屆議會一直存在到1653年,史稱“長期議會”。長期議會做出了一系列譴責暴政和限制王權的重大措施,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英國內戰(zhàn):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內戰(zhàn),組織王軍,向議會軍發(fā)起進攻。1643年,克倫威爾前往英格蘭東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農和城市平民組成的騎兵,在馬斯頓荒原戰(zhàn)役(1644.7),納西比戰(zhàn)役(1645)等戰(zhàn)役中屢次擊潰王黨軍。內戰(zhàn)結束后,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處死。英吉利共和國時代開始。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一般特點:
1.從革命背景看,資本主義都獲得一定的發(fā)展,但是不成熟;
2.從革命過程看,資產階級革命都具有曲折性;
3.從革命結果看,經過武力革命都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階級基礎: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者。



英國早期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原因:
1.英國通過海外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財富和市場;
2.英國手工業(yè)獲得大力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一步發(fā)展;
3.農村的圈地運動制造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市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背景:
1.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
2.階級基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者;
3.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嚴重的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的原因:

1.封建專制統(tǒng)治阻礙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
2.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勢力的壯大;
3.文藝復興的思想解放動搖了專制統(tǒng)治的精神支柱。



納西比之戰(zhàn):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示意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15430.html

相關閱讀:初中歷史知識點:爵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