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兩個策略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個學生獲得了某種知識,習得了某種技能,但最終他卻對所得到的這些知識與技能沒有熱愛之情,甚至十分厭惡,那應該是教學的失敗;一個學生獲得了某種知識,習得了某種“技能”,但最終他卻不知道他這些知識的產生過程,這些技能的運用過程與價值,那也應該是教學的失敗。因此,良好的學習結果,應該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協同發(fā)展。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只重知識技能而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忽視過程與方法的情況還普遍存在。下列兩種現象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

  

  一是教師對課堂教學過多地注重了知識、技能方面的傳授,忽視了教師自身的情感投入。常表現為部分教師過多強調學生的基礎問題,而教師自身的主導情緒狀態(tài)平淡、低落,情緒表現貧乏、無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課堂教學顯得干澀、枯燥、表面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的調動、發(fā)揮。

  

  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公式、性質、定理的應用,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探索和數學思想方法、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常表現為學生不能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積極參與到實踐、觀察、探索、思維、討論等各種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之中,缺乏對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掌握的過程中,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fā)展。

  

  課堂教學,是促使良好學習結果產生的主渠道。為了解決如上所說的問題,我以為有兩種教學策略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一、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情緒,促進知識、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和諧發(fā)展。

  

  1.教師必須有一個良好的主導情緒狀態(tài)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情緒應該是積極的。教師的情緒是極易感染學生的,當教師由于種種原因拉長著臉,或表情淡漠、憂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煩躁不安地走進教室,打開書本進行課堂教學時,學生會感到情緒壓抑,從而使得學生心理閉鎖,阻礙了新信息的輸入。而當教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進行課堂教學,學生會倍感親切,快樂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師自己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fā)學生的快樂情緒,會使學生心扇敞開,思維活躍,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輸入。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十分強調教師的這種情緒狀態(tài)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質,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勵人呢?只有生氣才能產生生氣,死氣只能從死氣而來。所以你要盡可能使自己習慣于蓬勃的生氣。”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話非常適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以飽滿的熱情來調動學生的情緒,振作他們的精神。興奮的情緒和振作的精神是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條件。

首頁上一頁1234下一頁末頁共4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15962.html

相關閱讀:數學學法在初中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