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出生于德國,現(xiàn)代物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集大成者。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yè)于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后因為受到納粹政權(quán)以及希特勒的迫害,逃亡到美國,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工作,1945年曾就美國使用原子武器的危險性等和平問題發(fā)表多篇言論。
相對論:
相對論是關(guān)于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依據(jù)研究的對象不同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共同奠定了現(xiàn)代物理學的基礎(chǔ)。相對論極大的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
紀念愛因斯坦及其質(zhì)量守恒定律公式的郵票:
愛因斯坦:一生最大的錯誤
1945年8月6日早上8時15分,艾諾拉?蓋號在廣島上空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用于戰(zhàn)爭的原子彈(小男孩原子彈),造成廣島10萬多居民死亡。估計到1950年止,由于癌癥和其他的長期并發(fā)癥,共有20萬人死亡。
核轟炸的消息傳來,大多數(shù)參加“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們卻心情十分沉重。
愛因斯坦后來陷入巨大的痛苦和后悔之中。他痛心地說,當初致信羅斯福提議研制核武器,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和遺憾。他甚至懊悔當初從事的科研,“早知如此,我寧可當個修表匠!
奧本海默對廣島和長崎所遭到的巨大災難也深感內(nèi)疚,曾對杜魯門總統(tǒng)表示自己手上粘滿了鮮血!并在以后的歲月里積極投身反對使用核武器的運動。 1950年,當美國宣布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氫彈時,在轟炸廣島時擔任氣象偵察機機長的克勞德?伊塞利少校就以自殺來表示抗議! 親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的克米特?比漢上尉在臨終前唯一的心愿就是:“但愿我是世界上最后一個投下原子彈的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18022.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歷史知識點:馬可?波羅的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