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同種元素質量相等,但元素組成的物質的種類發(fā)生改變。
(2)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shù)目也不變,但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分子的數(shù)目不一定改變。
【典型例題】
例析:
1.發(fā)射“嫦蛾一號”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規(guī)推進劑,其完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則X的化學式為( )
A.N2 B.H2 C.O2 D.CO
解析:
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1個C2H8N2分子和2個N2O4分子中的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一定與3個X分子與2個CO2分子和4個H2O分子中的相同。在反應物中共有2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氮原子和8個氧原子,生成物中有2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8個氧原子,沒有氮原子,所以推斷出:在1個X分子中有2個氮原子,X的化學式為N2 初中學習方法。
答案:A
2.在密閉容器內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A.反應后X的質量為6g B.該反應的反應物是X、Y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參加反應的X、Z的質量比是1:3 D.Y、Q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一定為1:1
解析:
由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可得反應后X的質量為(8g+2g+20g+5g)-(10g+8g+13g)=4g,A選項錯。B選項,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逐漸減小,生成物的質量逐漸增加,由上表可知X和Z的質量逐漸減小是反應物,Y、Q的質量增加是生成物。故B選項錯。C選項,X反應過程中質量減少8g-4g=4g,Z反應過程中質量減少20g-8g=12g,二者是反應物質量比為4:12=1:3,故C選項正確。D選項根據(jù)上表Y的質量增加8g,Q的質量增加8g,故反應生成物Y和Q的質量比為1:1,但化學反應中Y和Q的分子個數(shù)比不一定為1:1,所以二者的相對分子質量比不一定為1:1。
答案: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3060.html
相關閱讀:中考化學備考“一線穿珠”,滲透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