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語文教育藝術研究會會長錢夢龍事由:參加石室錦城外國語學校語文教學研討會
隨著漢字聽寫大會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開始關注漢字和漢語。昨日上午,語文教育藝術研究會會長、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學科審查委員錢夢龍赴石室錦城外國語學校,與該校語文教師分享了他對語文教學的看法。
觀點學生“自讀”思考老師引導糾錯
錢夢龍強調,自讀并非預習,他不提倡學生過多借助參考書“標注”課本,“學生可以將自己對課文的思考和理解記錄在課本的空白處,這比照搬參考書的內容更有價值。”在自讀過程中,學生的思考難免局限,甚至出現(xiàn)錯誤的理解,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引導。錢夢龍認為,語文課堂應該成為觀點的“博弈場”,老師通過他對文字的理解,糾正、引導、啟發(fā)學生縱深化精讀課文,為形成語感打下基礎。
建議家長當好孩子閱讀的“把關人”
在錢夢龍看來,形成良好的語感還需要學生平時多讀書,讀好書。“家長從孩子小時候起就應以親子閱讀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他建議家長當好孩子閱讀的“把關人”,側重挑選中外經典名著供孩子閱讀,隨著孩子齡增長,從挑選圖文并茂的繪本逐漸過渡到名家的文學作品。“家長不應只關心孩子的分數(shù),孩子喜不喜歡讀書很重要。文字運用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培養(yǎng)語感勝過考一個好分數(shù)。其實書讀多了形成了語感,學生的成績自然也就上去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32893.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知識點: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