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
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選自《出師表》)
【乙
】
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祚①
攝政當國。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國曰:“周公將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攝行政者恐天下畔周無以告我先王。武王蚤②終,成王少,將以成周③,我所以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魯。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成王長,能聽政。成王臨朝,周公還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
(選自《魯周公世家》)
注釋:
①踐祚:登上帝位。②蚤:同“早”。③將以成周:完成周朝穩(wěn)定大業(yè)。
10.
用“/
”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斷兩處)(2
分)
我 之 所 以弗 辟 而 攝 行 政 者 恐 天 下 畔 周 無 以 告 我 先 王
11.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4
分)
(1
)益州疲弊
疲弊:
(2
)以光
先帝遺德
光:
(3
)于是卒
相成王
卒:
(4
)子之
魯
之:
12.
翻譯下列句子。(4
分)
(1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譯文:
(2
)然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
譯文:
13.
下列對兩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合乎文意的一項是(
)(2
分)
A.
文中諸葛亮從分析天下形勢出發(fā),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并提出了“廣開
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的建議。
B.
文中周公因成王幼小,恐天下人反叛,于是就登上帝位。當時就有人散布謠
言,說他將對成王不利。周公及時坦明心跡,勤于政事,禮賢下士,終天下大治,
但最后還是迫于壓力和無奈,還政于已長大的成王。
C.
文中周公還政成王后,站在北面臣子的位置上態(tài)度恭敬謹慎,好像有所畏懼
的樣子。
D.
兩文都首先交待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人物處境
的惡劣和艱辛。
14.
兩文中的諸葛亮、周公共同的特點是什么?(2
分)
答: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33806.html
相關閱讀:
“梁大夫有宋就者,嘗為邊縣令,與楚鄰界”閱讀答案及翻譯
“洵少不學”閱讀答案及翻譯
張岱《冰雪文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目貴明》翻譯及閱讀答案
《出師表(節(jié)選)》“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比較閱讀
“洵少不學”閱讀答案及翻譯
張岱《冰雪文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目貴明》翻譯及閱讀答案
《出師表(節(jié)選)》“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比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