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
閱讀《故鄉(xiāng)》中的幾段文字,完成
11
~
13
題。
“哈!這模樣!胡子這么長了!”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
我吃了一嚇,趕忙抬起頭,卻見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xì)腳伶仃的圓規(guī)。
我愕然了。
“不認(rèn)識了么?我還抱過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親也就進(jìn)來,從旁說:
“他多出門,統(tǒng)忘卻了。你該記得罷,”便向著我說,“這是斜對門的楊二嫂,……開豆腐店的。”
哦,我記得了。我孩子時
候,在斜對門的豆腐店里確乎終日坐著一個楊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著白粉,顴骨沒有這么高,嘴唇也沒有這么薄,而且終日坐著,我也從沒有見過這圓規(guī)式的姿勢。那時人說:因為伊,這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但這大約因為齡的關(guān)系,我卻并未蒙著一毫感化,所以競完全忘卻了。然而圓規(guī)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冷笑說:
“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
“那有這事……我……”我惶恐著,站起來說。
“那么,我對你說。迅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么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戶人家,用得著。”
“我并沒有闊哩。我須賣了這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臺了,還說不闊?你現(xiàn)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還說不闊?嚇,什么都瞞不過我。”
我知道無話可說了,便閉了口,默默的站著。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圓規(guī)一面憤憤的回
轉(zhuǎn)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11
.第一段中,作者寫楊二嫂的話時連用了三個感嘆號,請分析其作用。(
2
分)
12
.節(jié)選的語段中,“我”眼前的楊二嫂與記憶中的楊二嫂相比,除外貌、齡外還有哪些方面的變化?請簡要概括。(
3
分)
13
.聯(lián)系上下文,簡要分析下面這句話中加點的詞語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3
分)
圓規(guī)一面憤憤
的回轉(zhuǎn)身,一面絮絮
的說,慢慢
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1
.加強語氣,突出楊二嫂當(dāng)時說話突然,聲音大、尖利、怪異,寫出“我”的吃驚,表現(xiàn)了楊二嫂言語輕率、無所顧忌。
12
.動作姿勢;說話方式;生活境況;性格品行。
13
.“憤憤”寫出楊二嫂在要求被拒絕后很生氣的樣子;“絮絮”寫出她抱怨不停的情形;“慢慢”寫她為搜尋可拿之物故意放慢腳步的狀態(tài);作者用這三個詞語修飾楊二嫂離開“我”家時的一系列動作,生動刻畫了一個言語尖酸、自私貪小的庸俗小市民形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3380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