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解答綜合閱讀題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閱讀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如何解答綜合閱讀題 盧 廣 庭 不少同學問如何解答綜合閱讀題,特別是課外語段或文章的綜合閱讀題。下面,我提供兩個竅門,供大家參考。 一、把握文體知識整體認讀 要準確而順利 如何解答綜合閱讀題盧 廣 庭 不少同學問如何解答綜合閱讀題,特別是課外語段或文章的綜合閱讀題。下面,我提供兩個竅門,供大家參考。一、把握文體知識整體認讀 要準確而順利的解答綜合閱讀題,首先要讀懂讀通所提供的語段或文章。因為只有讀懂了它們,才能準確地理解和掌握該語段或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以及有關(guān)寫作方法。而各類文章或語段的文體知識,則是解答各類題目的鑰匙。 下面以幾篇文章為例作具體說明。 《故鄉(xiāng)》是一篇小說。我們可以利用小說的有關(guān)文體知識整體認讀這篇課文。小說有環(huán)境、情節(jié)、人物三要素。我們首先看一看該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 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有三處。第2段中“陰晦的天氣”,“嗚嗚的冷風”,“蒼黃的天底”描寫的是一幅“蕭索的荒村”的景象。這是舊中國農(nóng)村的縮影,也是小說中人物活動的背景。第12段中“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碧綠的西瓜”描寫的是“一幅神異的圖畫”,這是少小英雄閏土的生活環(huán)境。而文章最后一段中只有“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的沙地”,卻不再有少小英雄的身影了。這是因為“那西瓜地上的小英雄的影象模糊了”,淡去了。在農(nóng)村經(jīng)濟進一步蕭條的時代里不可能再產(chǎn)生少閏土式的小英雄了。 小說的情節(jié)交代了“我”“回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離故鄉(xiāng)”的過程。 小說的人物有閏土、楊二嫂、“我”。這里著重分析閏土的形象。 對閏土的描寫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等。人物的肖像描寫有兩處。第15段的肖像描寫塑造了一個健康、活潑的農(nóng)村少形象。第55段的肖像描寫則塑造了衰老、頹唐的中閏土形象:“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人物的語言描寫篇幅較多。少閏土的語言描寫主要內(nèi)容是捕鳥、刺猹、海邊的許多新鮮事等,而中閏土主要是訴說生活的苦難。其中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語言描寫中的幾處省略號:少閏土的語言描寫中的省略號表明他說話是滔滔不絕,心中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兒;中閏土的語言描寫中的省略號則表明說話吞吞吐吐,有難言之隱。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變化,從而領(lǐng)會到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進而準確地解答涉及本文的有關(guān)題目。 再以議論文為例。議論文有論點、論據(jù)、論證等要素。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要素閱讀有關(guān)議論文。如《懷疑與學問》一文,標題交代了文章的論題。揭示文章論點的語句有:“學者先要會疑”,“學則須疑”,即治學要有懷疑精神。文章的分論點有兩個:懷疑是從消極方面辨?zhèn)稳ネ谋匾襟E,懷疑是從積極方面建設(shè)新學說、啟迪新發(fā)明的基本條件。文章的道理論據(jù)有“學者先要會疑”(程頤),“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這兩個論據(jù)直接證明中心論點。“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這個道理論據(jù)則證明了第一個分論點。文中的事實論據(jù)有“三皇五帝”、“腐草為螢”,這兩個事實論據(jù)分別從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方面證明了對傳說的話、對書中的話要有懷疑精神,體現(xiàn)了事實論據(jù)的代表性。“戴震幼讀書善疑”這個事實論據(jù)則證明了“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具有確鑿的說服力。文中的論證方法除了以上的道理論證、事實論證以外,還有對比論證等,這在第2段,特別是在第6段中比較明顯。我們?nèi)羰菍Υ俗鬟M一步分析,許多問題都會自然而然地得到解決。二、運用“十六字訣”語境解題 不少同學基礎(chǔ)知識的記憶能力較強,但遷移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對有關(guān)字、詞、句的語境義以及作用之類的題目感到為難。這里,提供十六字訣的解題方法供大家參考。 1. 字不離詞。漢語中一詞多義現(xiàn)象相當普遍。在理解詞語中某個字的意思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到這個詞語中去考察,即字不離詞,這樣才能準確地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如: 由淺入深 指深奧 深情厚意 指感情深 深表同情 指“很,十分” 道聽途說 指道路 志同道合 指方向,道理 能說會道 指“說” 2. 詞不離句。在綜合閱讀題中,常常要求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這類要求有以下幾方面的情況: 一詞多義。這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如: 策之不以其道 驅(qū)使 執(zhí)策而臨之 馬鞭 蓮,花之君子者也 品德高尚的人 君子有不戰(zhàn) 施行仁政的君主 在現(xiàn)代文中則多表現(xiàn)為語境義,這些,都應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斷它的意思,也就是詞不離句。如: 他們制造恐怖,其實是他們自己在恐怖啊。(《最后一次講演》) 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恐怖”的意思是“由于生命受到威脅而引起的恐懼”。而在句中顯然不能這樣簡單的理解。句中“恐懼”的用法有區(qū)別:前一個“恐懼”是名詞,指反動統(tǒng)治者迫害人民造成的情勢,即白色恐怖;后一個“恐怖”是動詞,恐懼、害怕的意思。 至于某個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更要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去理解,而不能離開句子作單獨解釋。如: 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錢。(《孔乙己》) 如果離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這個“排”字的妙處就很難看出來。和阿Q從城里發(fā)財回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在柜臺上一扔”中的“扔”相比,孔乙己的“排”則顯得拮據(jù)而窮酸;在短衣幫的恥笑面前,“排”字又表現(xiàn)出若無其事來;而這九文大錢是“排”給掌柜的,則又對酒店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個規(guī)矩的讀書人。 有時,要求說明一些修飾、限制性詞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可以把原句與去掉該詞語的句子作比較,進而體會該詞語的表達作用。如: 我們有計劃地向沙漠展開攻勢,已經(jīng)取得了若干成績。(《向沙漠進軍》) “有計劃地”不能去掉,去掉后,就不能表明展開的攻勢是多次而有步驟的,這樣表達的意思就不明確了。“若干”不能去掉,去掉后,就不能表明成績不止一項。 3. 句不離段。就是說,對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離開具體的語段,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如: 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ā蹲詈笠淮沃v演》) 如果離開具體的語段,離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跨出大門”、“跨進大門”的意思就只能作狹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結(jié)合具體的語段和語言環(huán)境,才會知道這句話表現(xiàn)了聞一多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4. 段不離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因此,對語段的閱讀理解不能離開文章的主要思想,不能離開文章的中心,否則,對語段內(nèi)容或作用的理解就會發(fā)生偏差。如《死海不死》這篇說明文第五段引用了關(guān)于死海是怎樣形成的古老傳說。如果離開本文說明的中心,就只能當作一個神話故事來看。只有聯(lián)系文章說明的中心,弄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做到“段不離文”,才能準確理解這段文字引用神話傳說的作用:反映遠古時候人們對死海成因的探索,增添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浪漫情趣,引出下文對死海成因的科學說明。 以上關(guān)于閱讀解題的兩個“竅門”,實際上提供了閱讀解題的兩個角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347223.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5中考語文:散文閱讀滿分經(jīng)驗
《敬畏自然》課后練習答案
《淺議如何構(gòu)建初中語文教學高效課堂》
關(guān)于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建議
議論文的閱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