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論文《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討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閱讀指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討論 在啟發(fā)式教學、案例教學中,課堂討論就曾作為一種教學方式被教育者所運用。當今的基礎教育改革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這一大背景下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討論
在啟發(fā)式教學、案例教學中,課堂討論就曾作為一種教學方式被教育者所運用。當今的基礎教育改革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這一大背景下,教學中又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的確,課堂討論有助于學生的認知、個性和社會發(fā)展,如獲得知識和高級思維技能,塑造勤奮、探究等良好性格,養(yǎng)成互幫互助等親社會行為。但實際調查顯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仍主要采取傳統(tǒng)的傳授法,只有在面臨教學檢查或教學評優(yōu)時才運用課堂討論為自己的教學增加亮色。課堂討論的運用出現(xiàn)了“熱熱鬧鬧開始,冷冷清清收場”這一奇怪現(xiàn)象。雖然教師把其歸結為教學時間不足、教學內容過多,但這并不是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應是教師對課堂討論實質的認識不足,對課堂討論的原則認識不足,對自己和學生在課堂討論中所負的責任不足。
一、課堂討論的實質
1.
課堂討論的內涵《辭!穼“討論”的解釋是探討尋究,議論得失。”《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對“討論”的定義是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馬太·利普曼探討了“交談、對話和討論”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他認為,所謂討論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成員組成小組,互相分享、批判各自的想法,與另外兩者相比,討論過程要保持適度的嚴肅和嬉鬧。”川課堂討論雖是發(fā)生在課堂情境之中,但同樣持有討論的內涵,即在既嚴肅又活潑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就某一問題相互交換觀點和看法,并針對問題的某些方面進行爭論和辯解,最終達到共同理解以及求同存異。
2.
課堂討論的心理機制情境認知認為,討論不是簡單的一問一答,而是積極地建構理解的社會過程,F(xiàn)有研究多是采用口語報告編碼分析的方法對課堂討論的過程進行詳細分析,認為這一過程包括個體知識建構階段和合作性聯(lián)合建構階段。在個體知識建構階段,個體分別將學習材料與自己的心理模型相比較,對知識作出建構在合作性聯(lián)合建構階段,個體把自己的心理模型與發(fā)言人的心理模型進行比較,并通過沖突(conflict)
、精制(elaboration)
和商討(transacts)
方式來修正自己和對方的心理模型。其中沖突是對認知沖突的合理化商討是相互交換共同形成一個完整觀念精致是指個體增加、修改或更正另一個人的描述。
無論是從課堂討論的定義出發(fā),還是從課堂討論的心理機制出發(fā),都可以達到以下共識:
課堂討論需要討論成員的互動討論成員的嚴謹思維討論成員的可靠知識。這三點形成了課堂討論的原則。
二、課堂討論的原則
1.
互動—課堂討論的基礎討論是一個信息的交流、精確和細致化的過程,所有參加成員既要發(fā)出信息、同時又要接受信息,并對別人的信息積極做出反饋,所以互動成為課堂討論本身所固有的特點。傳統(tǒng)的教學一般強調師生間的互動,而課堂討論,不僅僅限于此,它更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因為“同齡個體之間的交往更容易促進認知發(fā)展”。根據(jù)課堂互動形式,課堂討論具體可分為教師領導的班級討論、學生領導的班級討論、教師指導的學生討論、教師一學生討論、玻璃魚缸式的討論(fishbowl)
每種討論形式就是一種討論團體。
2.
嚴謹?shù)乃季S—課堂討論的基礎課堂討論是發(fā)言者通過語言盡量把個人觀點清晰地呈現(xiàn)給小組其他成員,其他成員在此基礎上,根據(jù)自身的認識和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要么贊成、要么反對、要么進一步深化或修正,經過討論雙方或多方的辯解,最終求同存異,達到一定程度的共識。個人觀點的得出和群體共識的達成這兩者都必須經過嚴謹和周密的思維,這樣才能保障課堂討論順利而有效地進行,使得所有參與討論的成員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和發(fā)展。
3.
知識的可靠性—課堂討論的保障課堂討論是沖突、商討和精致的過程,期間各成員所運用的知識不僅要有利于佐證自己的觀點,同時也應該對其他成員有一定的啟發(fā)性,促使對方在接受或認同自己觀點的同時,深化或修正原有的觀念和看法。所有這些得以實現(xiàn)還必須要有可靠知識作為保障,即討論者所引用和陳述的知識應是科學的,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能經受住他人的考驗。
綜上所述,有效的課堂討論是在課堂情境中,在互動的前提下,參與討論的所有成員利用可靠的知識,針對某一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嚴謹思維的過程。為了能更好地保證課堂討論的有效性,而不是流于形式,參與討論團體的主要成員—學生和教師—負有維護討論團體、保證嚴謹思維和可靠知識的責任。
三、學生在課堂討論中的責任
學生是課堂討論的主要承擔者和最終受益者,為了保證課堂討論的有效性,他們應該負起以下責任。
1.
學生有維護團體正常討論的責任
無論何種討論團體,學生都應當:
①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每位學生都應積極參與不同形式的討論團體,并且談話內容應與討論問題有關,而不是與問題相違背的內容,這樣不但有利于目標的獲得,而且能保證討論團體的凝聚力。②積極傾聽,適時反饋。討論是一個互動溝通的過程,因此積極地參與討論不僅表現(xiàn)為積極發(fā)言還要注意其他團體成員的發(fā)言,適時作出合理的反饋。這既是一種禮儀和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同時也使對方的想法和體驗得到尊重,甚至可以成為雙方繼續(xù)交流的催化劑。傾聽他人的發(fā)言可通過身體語言(
如點頭、微笑等)
和眼神的接觸來體現(xiàn)還可以表現(xiàn)為在適當?shù)臅r候對他人的談話做出一定的總結、闡述或質疑還可以是自己的談話內容應與他人的談話有關。③控制自己的談話時間。每位成員的發(fā)言時間不能過于冗長,內容要清晰、簡潔明了,以免其他成員喪失傾聽、思考、發(fā)言和溝通的興趣,影響討論的繼續(xù)進行。
2.
學生有保證嚴謹思維的責任
有效的討論過程是個體成員的嚴謹思維過程和群體成員的嚴謹思維過程。為保證個體成員問題解決時的思維嚴謹,學生在形成自己的猜測和假設時,應運用“如果……則”提出問題在分析和展開間題時,應仔細考慮,形成合理的問題表征空間,提出各種可行的問題解決途徑在驗證假設時,須注意克服自己的主觀偏見,應運用更多的信息、更多的證據(jù)進行盡可能全面的解釋。為保證群體討論的思維嚴謹,首先,各成員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應是嚴謹思維的結果其次,各成員應提供理由、運用例證和假設“如果……則”去支持自己的觀點或進行辯論最后,各成員要對彼此的觀點、證據(jù)和推理的合理性進行質疑。如對討論的顯性假設和潛藏假設進行質疑,對假設—討論過程進行質疑,提出相反或極端的例子加以討論,對不同觀點進行比較并對其進行質疑。
3.
學生有保障知識可靠的責任
即使思維過程嚴謹,所使用的信息不可靠也必然會導致結論不可靠。所以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運用知識時,應當做到:
①盡量運用來自課本的知識、觀點去支持自己的觀點,保證最終獲得知識的準確、可靠。②對來自課本外的知識,如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踐知識,討論成員要對其可靠性、準確性進行質疑和探究,如舉出該知識的正反例。③對在討論過程中形成的知識、觀念,也要提供一定的依據(jù),如案例、觀念,并保證其準確性、科學性、相關性。④除要質疑知識的可靠性之外,還要質疑它們是否與討論有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經課堂討論所獲得的新知識是可靠的和有價值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50411.html

相關閱讀:關于進行課外閱讀積累的建議
2015中考語文:散文閱讀滿分經驗
《敬畏自然》課后練習答案
議論文的閱讀指導
《淺議如何構建初中語文教學高效課堂》